Featured

今夜,聽他脫口秀幽默!

今夜,聽他脫口秀幽默!-1≈《柯貝爾特深夜秀》幽默睿智與美好,為何台灣的”名嘴”們做不到?! ≈

幽默機智與學識淵博的”名嘴”史提芬·柯貝爾特(Stephen Colbert)最近開始正式擔任CB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夜間的黃金檔脫口秀節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貝爾特深夜秀(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播出的第一集就能專訪到美國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 他讓副總統在這個節目裡向全美國人吐露心聲,訴說了他對2016年總統大選的參選態度,由此可證,《柯貝爾特深夜秀》已經受到了副總統高度的重視與信任,史提芬·柯貝爾的深夜脫口秀新節目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CBS在大衛‧雷特曼(David Letterman)退休以後,真的是找到了一個經典的傳人,也可以向其他各大電視台的夜間脫口秀節目展開競爭與挑戰。 

一直以來,美國晚間的脫口秀電視節目可看性非常的高,由於主持人都是非常幽默的飽學之士,他們總是能夠以插科打諢的方式來對每天的新聞焦點針砭時弊,並且詼諧百出的嘲諷新聞人物而獲得觀眾的共鳴,所以向來都非常受到歡迎,在過去這麼多年來,在黃金時段裡一直掌控在CBS的大衛‧雷特曼與NBC的傑‧李諾(Jay Leno)手上,如今兩人都已功成身退,接替傑‧李諾的吉米•佛倫(Jimmy Fallon)、ABC的吉米•金姆(Jimmy Kimmel),再加上現在大陣仗上場的史提芬·柯貝爾,全美三大無線電視網夜間黃金檔脫口秀節目正式對決,精彩絕倫,可以預期。

史提芬·柯貝爾特雖然是黃金時段脫口秀的”新秀”,但是在電視界卻是一位”老將”,由他所主持的《柯貝爾特報告(The Colbert Report)》所塑造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在節目中他總是對嘉賓提出睿智的問題,然後迅速地消化對方的回答並做出幽默的反應,他既要做到讓觀眾覺得有趣和娛樂,又要保持自己的睿智,能夠維持這樣一個形象近十年的時間,難度可想而知,現在,他終於卸下那個節目的「他」,帶著他的才華,走進《柯貝爾特深夜秀》來做回自己,他不是一個會敷衍、走過場的人,顯然這次他仍然是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活力,讓他與一大群深夜秀主持人們區別開來。

事實上史提芬·柯貝爾特這一次進場的時機相當的好,由於2016年的總統大選箭在弦上,太多的媒體對於參選人狂轟亂炸,但是在深夜秀節目中,只有史提芬·柯貝爾特最有資格來談論這次大選,因為他長久以來一直關心美國政治的議題,對於政黨政治也有深刻的研究,ABC的吉米•金姆能說點幽默的笑話,但他不並不是真正的瞭解政治,他還因為”幽默”的認同節目中美國小孩子「要把中國人都殺光!」的荒謬言論而引發了全美華裔及華人的不滿,最後不得不三番兩次的道歉才平息怒火,所以吉米•金姆根本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至於 NBC的吉米•佛倫雖然可以為總統候選人們做病毒視頻,但視頻中他們只是在唱湯姆瓊斯(Tom Jones)的歌,深度和廣度都不夠,大概這就是副總統沒有選擇他們受訪的原因吧!

說實在的,在深夜秀談論政治,這個領域確實可以讓史提芬·柯貝爾特大展身手,他在專訪副總統時,內心很誠懇的鼓勵拜登競選總統,他也讓拜登在節目中談起了逝世不久的兒子,以及如何通過信仰來度過喪子之痛,作為一名政治家,拜登的真情流露、坦誠及優雅,成功征服了電視觀眾的心,因此史提芬·柯貝爾特對拜登的採訪簡直可以載入電視史冊。

再從史提芬·柯貝爾特訪問民主黨內異軍突起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來看,他不但深切的了解候選人的背景與政治實力,而且更了解如何去書寫和演繹政治笑話,他也不必背負任何的政治包袱,可以自由自在地評論選舉中的荒謬之事,這是史提芬·柯貝爾特的獨特之處,這一點幾乎可以確保他在新節目中取得成功。

檢視史提芬·柯貝爾特在《柯貝爾特深夜秀》的表現,他的確開始擺脫他以往深入人心的「白痴」形象,他更加的做回了真正的自己,誠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真正想要採訪的嘉賓是真的有話可說的人。以前我必須集中精神,瞭解我的螢光幕形象應該會對嘉賓做出怎樣的反應,而把真實的情緒隱藏起來。現在我想說就說,不需再掩飾。」

史提芬·柯貝爾特在新的脫口秀節目裡既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肢體笑話,又展現了厲害的音樂表演,不少觀眾都對他的表現贊譽有加,他為美國新的夜間脫口秀節目找到了新的道路,他的努力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那就是:電視可以在娛樂的同時包含感性、深度與廣度,嚴肅的話題也可以被輕鬆地探討,想到台灣現在每天晚上的政論節目,處處刀光劍影、槍林彈雨,那些”名嘴”們胡亂爆料、無的放矢,批判別人時心狠手辣,槍槍致命、刀刀見骨,為什麼一定要做到這麼的兇殘而沒有人性呢?《柯貝爾特深夜秀》非常值得讓台灣的”名嘴”們多多學習和反省,為什麼史提芬·柯貝爾特可以做得到幽默、睿智、真誠與美好,而你們這些名嘴卻做不到呢?!

Categories: Featured, 李著華觀點

Tagged as: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