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特稿

淺談雙語以及語言治療

作者:邱新惠 & 張馨方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擔心的事大大小小,尤其是移民至美國的家庭, 除了適應新環境、新工作、 新朋友, 還需學習新的語言。 很多移民家庭希望孩子跟父母用母語溝通 (例如, 中文) , 所以父母在家說中文,送孩子去唸中文學校。 其他的移民家庭希望孩子從小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因此父母在家盡量講英文, 同時送孩子去美國公立或私立的學校學習英文。
美國的官方主流語言是英文, 大部份美國人只會說英文。但最近這幾年漸漸有改變, 會說雙語的兒童 (bilingual children)越來越多。 許多公立學校的幼稚園和小學也開始提供第二外語 (例如,Immersion programs)。一些母語是英文的美國父母開始願意栽培孩子從小學第二外語 (中文、 西班牙文, 或其他非主流的語言)。
很多人對於學習雙語的概念不清楚, 反對小朋友從小學習兩種 (或兩種以上) 語言。“學兩種語言會幹擾到語言的學習”這個觀念並不正確。 當小朋友在雙語的環境成長 (家裡講母語, 外面講英文), 長期使用雙語的結果, 不僅是孩子學會講兩種語言, 對他們的整體學習發展也是有益處的。 研究顯示, 使用雙語會提升孩子大腦認知功能的可塑性, 而且說雙語的孩子, 他們的思考能力比只會單一語言(monolingual) 的孩子(例如,只說英文) 還較有彈性。
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 有些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 需要接受語言治療師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的評量及治療 (speech therapy)。 這些孩子有的只說一種語言, 有的會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在美國, 絕大部分的語言治療師只能提供英文的語言治療, 會說雙語的語言治療師並不多見。 這幾年來會說雙語的孩子比率逐年提升。 美國特殊教育法令規定,對母語非英語的孩子來說,語言評量應該以母語來評量。對於語言遲緩的雙語孩子來說,用母語或者雙語來治療, 效果也會比僅用英文來治療還要好。目前研究顯示, 學齡前語言遲緩的孩子, 在家裡若是以英文以外的母語為主(例如, 中文), 語言治療專家強力建議, 這類型孩子的語言治療, 應以母語為主, 英文為輔。 當孩子上學後對英文的接觸加深, 到時語言治療再適當加入更多英文的學習。
筆者希望藉由以下的案例, 來幫助讀者瞭解雙語兒童語言治療的正確觀念。
平平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他三歲半的時候, 只會講幾個中文字。 平平的家庭, 與很多移民到美國的家庭一樣, 父母和孩子在家使用中文。平平的父母擔心平平的語言發展遲緩, 因此帶他去學校做語言初級篩檢(Speech and Language Screening) 。不幸的, 學校拒絕替平平做篩檢。學校拒絕的理由是平平和他的父母講中文, 而學校無法測試英文以外的語言。事實上, 根據美國特殊教育法令規定, 這所學校是不能以“無法提供第二外語的評量”為理由拒絕中文的語言評量。幸好平平的父母堅決相信平平需要語言治療。 他們決定用自己的健康保險來支付語言評量和語言治療的費用。 平平的父母還算幸運, 只需要負擔十分之一的治療費用。在美國, 會講中文的語言治療師並不多見。平平父母必須開車三小時讓平平接受張馨方老師的中文治療。 透過中文語言評量的結果,張老師針對平平, 設計一套語言教學計劃。張老師利用視覺及感官提示 (例如手指著嘴唇提示發唇音),幫助平平正確發音。張老師也提供家長幫助平平發音的正確方法。例如,平平使用鏡子看嘴型, 一邊玩遊戲,一邊練習發不同的聲音。 平平接受語言治療一兩個月之後, 中文進步很多, 父母感到很欣慰。
在治療期間, 平平的父母提出對雙語學習的疑慮。 平平好不容易中文有起色, 父母擔心如果讓平平去上學, 學校只用英文, 這樣會不會加重他的語言障礙? 因此張老師與平平的父母解釋雙語學習的正確概念。就像講一種語言的語障孩子, 可能他們的語言能力無法發展到完全正常, 但是他們的語言發展還是可以進步到某種程度。講雙語的語障孩子能夠學習兩種語言, 雖然他們可能發展到像正常的雙語小孩的語言能力, 但是他們發展兩種語言的能力還是可以繼續的進步。由於平平的語言環境有雙語的需求(在家說中文, 在學校說英文), 張老師鼓勵平平的父母讓平平學習中文跟英文。學習兩種語言不會對語障的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 有語言障礙的孩子, 因為有學雙語的環境需求, 更需要把兩個語言都學起來。 如果孩子需要用兩種語言溝通, 但是被侷限只學習一種語言, 反而會造成將來更多溝通上的問題。
什麼是幼兒早期語言發展?
美國語言治療協會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提供美國兒童英文語言發展上的里程碑。簡單來說,孩子在一歲時會說第一個字,每個月學會說的字越來越多。一至兩歲的孩子, 當大人問起時, 會正確指出一些身體部位。 兩歲的孩子會用兩個詞彙組成簡單的短句(例如,爸爸抱 ), 他們的理解力也越來越好, 能在書上正確指認大人所問的圖片。 三歲的小孩能夠說簡短的句子, 熟人幾乎都能聽懂他在講什麼。他們也有能力瞭解簡單的疑問句 (例如,這是誰? 鼻子在哪裡? )。 詳細的兒童英文語言發展資料請至http://www.asha.org/public/speech/development/chart/.
中文版的部分。可以參考李道媛博士建立的兒童雙語網站的資訊。http://home.comcast.net/~bilingualslp/
長期看電視很有可能影響孩童的語言發展,注意力以及與人互動的能力。筆者呼籲家長注意孩童使用電視電腦及平板螢幕的時間。 語言專家不鼓勵孩童經由看電視學習語言。兒童學習語言需要與人互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美國兒童醫師公會推薦兩歲以下兒童不適合看任何電視、電腦,以及手機iPad畫面螢幕。兩歲以上的兒童, 一天總共的螢幕時間(包括電視、電腦、手機,以及iPad),不宜超過一到兩個小時。
什麼是早期療育 (Early Intervention)?
在美國,任何孩子如果在語言、智慧、肢體, 及心理可能有發育遲緩的情況,都有權利接受美國政府提供的專業評量服務。三歲以下的小孩由早期療育部門管理。三歲到二十一歲的小孩由美國公立學校的特殊教育部門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語言初級篩檢 (Speech and language screening)是用一個簡單快速的方式,檢查兒童語言發展上是不是有遲緩的問題。語言治療師透過觀察兒童的語言表現,判斷發音清晰度,分析語句的長度及複雜度,來整體評估兒童的語言能力。
一般來說,兒童的語言發展如發現有遲緩,越早治療,效果越能事半功倍。根據兒童語言專家瑟帝博士 (Dr. Rossetti)表示,兒童的腦部發展在三歲前是黃金時段。對於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如果能在三歲前進行幹預,很多孩子能在短期間得到非常大的進步。平平的父母如果及早尋求早期療育機構的協助,平平的語言發展進步空間可能會更大。
在伊利諾州和許多美國各州, 三歲以下的小孩擁有權利免費接受早期療育部門提供的語言、智慧,肢體發展初級篩檢以及評量的服務。 伊利諾州的早期療育(或簡稱早療)部門機構叫做Child and Family Connections (CFC)。 此機構的服務項目眾多,包括聽力測量、語言治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及健康營養方面資訊等等。此早療機構 (CFC)在伊州每個地區都有提供服務。 家長可以直接聯絡當地的早療機構。請參考CFC網站提供的資訊 (http://www.wiu.edu/ProviderConnections/links/CFCList.html)。家長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有語言發展的問題, 請以CFC網站直接向當地的早療機構聯絡。 對於住在伊利諾州芝加哥西郊的居民,張老師願意幫忙聯繫當地CFC機構,也可為孩子提供中文語言評量治療的服務。住在伊利諾州以外的美國各州讀者,如果您的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請和小兒科醫師或者直接跟您居住的學區聯繫。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 對小朋友長大後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許多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長大後會遭遇到一些問題,包括自信心不足、人際(社會)互動退縮、語文學習困難,情緒障礙等等。筆者多年來遇見不少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錯過了黃金時期才開始接受語言治療。希望藉此文章,給讀者提供語言發展的正確觀念及資訊。
作者簡介
邱新惠(Hsinhuei Chiou)副教授就職於明尼蘇達州立大學Mankato校區 語言聽力復健系。她開課訓練碩士班學生從事雙語語言評量及治療,她也提供明尼蘇達州語言治療師雙語評量治療的諮詢服務。她同時是美國聽力語言學會認證的語言治療師。電郵信箱: hsinhuei.chiou@mnsu.edu
張馨方(Shinfan Stephanie Chang)是伊利諾州註冊早期療育語言治療師,曾為多所學校之華裔學生提供雙語評量及資詢服務,目前就職於瑞伯(Naperville 204) 學區。她同時是美國聽力語言學會認證的語言治療師。電郵信箱sf7chang@hotmail.com

Categories: 專欄特稿

Tagged a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