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特稿

橫渡台海,歲月崢嶸 / 歷史見證者講述臺灣光復見聞

作者:阮傳發簡介
阮傳發,筆名阮如,福建泉州人,高級講師,民革黨員、臺灣光復親歷者。現年92歲高齡的阮傳發先生,是臺灣光復的親身見證者。1945年10月,阮傳發作為國民黨中央警官學校第二分校臺灣員警幹部訓練班(台幹班)的一名學員被派往臺灣,親身經歷了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的全過程。
在見證臺灣光復的盛大慶典之後,阮傳發奉命到台中彰化接收一個派出所,隨後培訓台籍員警、台籍青年漢語知識。1949年,阮傳發從臺灣回到大陸,1957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在江西宜春大學、泉州衛校、南安一中、泉州師專、泉州黎明大學、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任教。
上世紀80年代,阮傳發參加編寫、審定全國中等衛校語文、醫古文教材;主編《文言詩文語譯》;2002年至2008年先後撰刊行了《書析唐宋絕詩三十首》、《書析宋詞三十首》、《書析名文三篇》、《書析<養生論>》和《書析<大醫精誠>》等五本小冊子。
阮傳發曾任全國中等衛校語文教研協作會副理事長、泉州市語言文字學會秘書長、泉州市中專學校語文教研會會長、《福建醫教》副主編、政協泉州市委員會第六、七屆委員、泉州市泉台民間交流協會理事。現任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語文教學委員會顧問、泉州市茶文化研究會顧問、泉州培元中學第三、四屆董事會董事、第五屆常務董事、泉州培元中學校友總會第一屆理事會顧問。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泉州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泉州市鯉城區書法家協會理事。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的大喜日子裡,我的心情無比激動,銘記並珍惜這段光輝歷史,對於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0年前,我,作為參加臺灣日軍投降典禮的歷史見證者,對這段感人肺腑的史詩般的往事,至今仍記憶猶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我們中央警官學校臺灣員警幹部訓練班(簡稱“台幹班”),即加緊做好光復臺灣、接管臺灣警政的準備工作。是年10月中旬,我台幹班師生近千人,奉命從福建梅列日夜兼程趕到福州。10月23日晚抵達閩江口,分乘24艘美國艦艇,浩浩蕩蕩向臺灣進發,衝破驚濤駭浪,橫渡海峽,於24日拂曉駛進基隆港。當時港口是靜悄悄的,岸上行人稀少,也許是這個寶島處於新舊交替之際,社會治安不好,人們擔心會發生騷亂而隱身在各自的家裡。
不久,朝陽從東邊海面上徐徐升起,照耀在深秋的基隆市外的山坡上。四季如春的寶島,依然漫山碧綠,蒼松翠柏倒映在深藍的海面,分不清是山是水。臺灣,給我第一個印象太美了!然而,瞧瞧基隆港內卻橫七豎八地佈滿著乍浮乍沉的船隻和殘缺不全的艦艇,據說是受盟軍轟炸、掃射所造成的。我們的艦隊就沿著臨時清理出的一條狹窄的航道,依序駛進第三碼頭靠岸停下來。從甲板上眺望基隆市區,到處是殘垣斷壁,百孔千瘡,一片淒涼景象。
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碼頭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幾個上年紀的臺胞挑著香蕉,用台語叫賣著,朝我們這邊走來了。臺胞們望著這些身穿黃色警服的年輕人走下船來,顯得有些疏離,有些拘謹。然而,當他們聽到這些年輕人竟可以用閩南語交談,共同的語言,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他們活躍了起來,三五成群把我們圍成一團,七嘴八舌用台語問起祖國的情況,一時間被日本分割了五十年的情感總算回流熱絡了起來。他們好像有許多心裡話要傾訴,有的說,他的祖先在晉江,有的說,他的祖父是從泉州來的,問起故鄉和親人的情況。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農,在交談中知道台幹班同學劉達安是廣東梅縣人,就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我也是梅縣人,咱們是老鄉,是自家人啊!”他無法抑制的眼淚從眼眶滾落下來。他說:“我來台不到5年,就做了亡國奴,幸而有生之年看到了臺灣光復,不然,我真的死不瞑目!”他要求劉達安帶他全家人回鄉祭祖。最使劉達安感動的是,一位姓彭的老人,他老淚縱橫地緊握劉達安的手說:“臺灣光復了,即使我現在死去,也是死在自己的國土上,死而無憾了。”
在日本殖民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的五十年裡,他們盼自由,想念大陸鄉親,渴望回到祖國懷抱的心情是多麼強烈啊!他們盡情傾訴著,傾訴著被壓抑了幾十年內心的話語。
當天下午三時許,我們乘上開往臺北的特備列車。一路上,經過五堵、汐上、南港、松山—–等小站,每站都停了幾分鐘。沿鐵路兩旁,臺胞成群結隊,揮動著手上的小紅旗,或高呼萬歲,或唱歌跳舞,或敲鑼打鼓;山坡上,田野裡,大街小巷,沸騰了,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列車進站了,車身還沒停穩,歡迎的人群就蜂擁到列車的每個視窗,爭著與我們握手,爭著與這批來自大陸故鄉的年輕人交談,哪怕是一句兩句也好,共同的語言,蘊含著最深厚的情愫,字字親切動人,句句感人肺腑。此時此刻,車廂內外,歡迎者與受歡迎者融為一體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淌下由衷的熱淚。
每到一站,都出現同樣感人的場景。近黃昏時,列車到達臺北站,歡迎的氣氛達到高潮,歡呼聲響徹雲霄,一群年青人在高唱歡迎歌:
臺灣今日慶昇平,仰首青天白日清,
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
哈哈!到處歡迎!哈哈!到處歡迎!
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
這時月臺上歡迎的臺胞更是人山人海,他們井然有序地排成長龍般的人牆,夾道歡迎我們,氣氛十分熱烈。是晚,我們進住臺灣總督府員警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第二天,10月25日上午10時,在臺北市公會堂(現為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隆重的受降典禮。公會堂門口上面寫著“臺灣光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會場”幾個醒目的大字,其兩側有幅對聯,“光復舊河山,建設新臺灣”。會場佈置莊嚴肅穆。受降主官: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警備總司令上將陳儀,我方有軍政、司法、黨務等要員和新聞記者等代表出席。投降者為臺灣最後一任臺灣總督兼日本第十方面軍總司令安藤利吉以及參謀長諫山春樹等人,由我方人員引導入場。
我們台幹班同學奉派負責公會堂內外警衛工作,我和莊亨岱,邢翰等同學在公會堂內擔任警衛工作。寬敞的大會堂坐滿了各界觀禮的代表,會場氣氛熱烈而嚴肅。
10時鳴炮,典禮開始,陳儀長官作簡短講話後,即以第一號命令交與安藤利吉受領。安藤利吉表示遵守,服從,並在降書上簽字,由諫山春樹逕呈陳儀長官。經其審閱無誤後,日方退席、離場。此時作為參加臺灣日軍受降典禮的歷史見證人之一,我,清楚地記住了臺灣光復的神聖時刻。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1時,中國代表陳儀上將發表廣播講話:“從今天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歸中國,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政府主權之下,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報給中國全體同胞及全世界周知。”話音剛落,會場內外歡聲雷動,臺北大中學生上街慶祝遊行,臺灣城鄉到處張燈結綵,許多家庭焚香祭祖,告慰先人。好多臺胞不遠千里從屏東、台東、花蓮等地日夜兼程趕到臺北,觀看光復盛典,他們歡欣鼓舞,熱淚盈眶,激動地用閩南語說,祖國來了,鄉親來了!過去我們是日本的奴隸,今天我們又當家作主了。他們內心的喜悅,難以用筆墨形容。
從10月25日至28日,全島臺胞歡呼慶祝活動持續不斷,民間各種文娛團體各顯神通,載歌載舞,南音北調,歌仔戲,木偶戲—–出現於每個城市和鄉村,熱鬧空前。這是臺灣歷史上燦爛光輝的篇章,難忘的一頁。
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斯戰爭的偉大成果,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段充滿血淚的史實,是“台獨”分子、“臺灣地位未定論”者篡改不了的。
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相親、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分割的。
銘記臺灣光復這段光輝歷史,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兩岸同胞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以實際行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注:中央警官學校臺灣員警幹部訓練班(簡稱“台幹班”),即加緊做好光復臺灣、接管臺灣警政的準備工作。是年10月中旬

Categories: 專欄特稿

Tagged a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