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歐巴馬總統對於美國槍支的氾濫成災所造成的死傷人禍實在是忍無可忍,於是他日前逕行發佈了一道”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將對槍枝購買者嚴格執行背景的調查以及全面修訂槍支管理、填補漏洞的法律,因為他所提出來的新命令並未經過美國國會的正常管道,所以引起了軒然大波,掌控國會的共和黨高層更是對他責難有加,眾多的共和黨領袖都異口同聲的斥責歐巴馬的不是,認為他與逾越了總統的權限,該黨的總統候選人川普誓言,將在當選新總統後取消歐巴馬的違法命令,另一位參選人紐澤西州州長克里斯汀(Chris Christie)更是指責歐巴馬總統是一位”國王”和”獨裁者”!
歐巴馬是”國王”嗎?當然不是!
歐巴馬是”獨裁者”嗎?當然也不是!
我認為歐巴馬這一次之所以狠下心來,發出行政命令,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其實如果他有決心的話,早就應該發出這個命令了,如今才不顧一切的下命令,我還認為是姍姍來遲呢!
我的觀察是,歐巴馬自從七年前上任美國總統以來即高度的重視槍枝氾濫的問題,每一次他在聽聞到他的故鄉芝加哥所發生的慘絕人寰、駭人聽聞的槍擊案時,他都會在第一時間表達出莫名的傷痛,而發生在全美國各地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槍擊屠殺案時,更是讓他悲憤不已。美國黑槍之所以一再釀造出危害治安的社會問題,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對人民擁有槍支的保障條文。美國憲法既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除非經過參眾兩院的國會議員修憲刪除,否則各州是不可能去「違憲禁槍」的,所以各州府與州議會對「禁槍」之事是無權置啄的,由於槍支武器牽連到巨大的利益,政治人物多與這些利益團體有密切不可分的愛昧關係,所以,除非他們真正的能夠摒棄已身利益,真正的拿出道德勇氣,真心誠意的去立法嚴控嚴管槍枝,才可以避免黑槍之氾濫成災。
然而,非常非常不幸的是,眾多的美國國會議員獲得了「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長期的支持與認同,他們因為得到這個利益團體捐助的大量政治獻金而當選國會議員,所以在國會中理所當然的一直與步槍協會保持同一步調,在各種有關槍支的表決上,力挺槍支的合法性也就不足為奇了,說得更明白一點,許多的「擁槍派」國會議員是與步槍協會掛勾而利益均霑的,那就是為什麼歐巴馬總統承諾將竭盡一切心力來強力限制攜槍與擁槍的槍支政策無法成功的原因,多少年來,他所提出的槍枝管控辦法最後都過不了「擁槍派」國會議員的那一關,他每一次的呼籲都是無疾而終,當然使得他極度的失望,現在已經是他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眼看著槍管法無法在他任期之內立法通過,他如果現在再不下命令,又要等待到何時何日呢?!
根據統計,每年美國死於黑槍之下的人口不下十萬,2016年才短短一星期, 全美已經發生過147樁槍殺案件,當中除了少數為自殺身亡外,大多為他殺慘死,死亡的地點從街道到廣場、到戲院,再到校園,黑槍黑影,無所不在,真的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記得兩年前在芝加哥南城黑人區的一個葬禮上,竟然有人公然持槍闖入大開殺戒,當槍聲響起後,眾多出席葬禮者驚慌四散,拚命逃生,最後釀成了又一樁死傷的慘劇,無法再主持完葬禮的牧師有感而發說出了一句肺腑之言:「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一個地方安全了!」
是的,這位牧師真的是說對了,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了!黑槍在美國現已氾濫成災,對社會大眾所造成的危險程度似乎是與日俱增,然而,美國社會大眾對於嚴格管控槍支的法律卻反而不熱衷支持,根據權威公正的「蓋洛普民調」(Gallup poll)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在一九九零年時,美國民眾有百分之七十八的比例是支持嚴控槍支法律的,但是從次年起,支持度卻呈現幾道曲線一直在住下滑落,到了二零一一年時,全美國竟然只有百分之四十三的民眾支持嚴控槍支的法律,從「蓋洛普民調」的數據證明了當前有將近一半的美國人,並不認為槍支的嚴控可以根絕槍災與槍難!
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數據是, 根據美國司法部所做的統計資料,儘管美國的屠殺事件層出不窮,但是美國民眾的社會危險度卻是日趨降低。早在一九七零年代時,每一千個美國人中,竟有高達四十七點七人是槍支的受害人,而到了二零一零年時,每一千人當中卻下降到只有十四點九個槍支的受害人,這個統計數字,當然與一般人想像中的恐怖情景有巨大的落差,尤其是每當有重大槍擊事件發生時,總會讓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根据美國東北大學詹姆斯‧福克斯教授(James Fox)針對集體屠殺事件(Mass Shooting, 定義為同時有四人以上的受害者)的統計分析,自一九七六年到二零一零年,全美國每年平均會發生十七點二八次 Mass Shooting, 其中以雷根總統主政的一九八五年的七次最少,那一年共有廿九人在集體屠殺事件中喪生。而二零零三年在小布希總統當政時,集體謀殺事件竟然多達三十起,當年共有一百卅五人死於黑槍之下。到了二零零七年發生了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韓裔學生趙承熙在大學學生宿舍和教室濫射事件,共有卅二人枉死於槍下,死亡人數之多,堪稱是美國治安史上最嚴重的校園屠殺事件。
從各次的屠殺事件中,我們所得到的血淋淋的教訓,並非是槍支的火力有多巨大,而是開槍的人都有心態上的偏差,換言之,那些濫殺無辜的凶手都是沒有完整的人格,依照心理學家與刑事專家們的綜合分析,大凡在屠殺事件中的兇手不外乎具有以下幾項人格的缺陷與劣質特徵 :自悲自大、心胸狹窄、目中無人、自私狂妄以及缺乏責任感等,因此當他們在學業、工作、愛情或婚姻上遭遇挫折或不順利時,就會在精神頹喪之下做出傷天害理的濫殺行為。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教授瑞德‧梅洛( J. Reid Meloy)表示,所有的大屠殺行為往往都是在行動之前就會先有計劃的, 而非出於「自發性的」(spontaneous),根據瑞德‧梅洛教授所做過的研究,無論是青少年或成人的兇手,他們在從事大規模屠殺之前的計劃所花費的時間可以長達數週、數月或更長的時間,瑞德‧梅洛教授說:「我們雖然不能預知誰會是集體屠殺事件中的兇手,但是我們卻可以識別出那些具有高危險度的人群。」
所以想要根絕屠殺事件的發生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果我們不從教育方面著手,不從心理輔導面向矯正,不從家庭倫理方面灌輸正確的觀念,屠殺事件永遠都會存在。
至於「禁槍」的問題,這似乎又是屬於見仁見智的觀點與思量了,畢竟「槍」雖然是可以致命的凶器,但是「槍」本身並不會殺人,殺人的是「人」,而不是「槍」,是「人」使用「槍」去殺人,所以如果只是一眛的去禁槍控槍而不去管人教人,屠殺事件是無法避免的,換言之,「控槍」只是「治標」,「管人」才是「治本」,唯有先管好了人,才可以控制槍支濫殺,所以黑槍既然不能「禁」,現在只有從「管」的方向來嚴格執行,然而現行一般大眾在購買槍支時的審核似乎不夠嚴格,尤其是那些具有暴力傾向或前科的人,雖然不能購買,但是卻可以透過親人代購而得到,所以法律應必須從嚴審核,擴大到這些人的家屬,而且身心有障礙的人,也應列入嚴禁購買之列。
然而「禁槍」的意義不大,一旦「禁槍」,一般善良的人無法擁有槍支,而黑社會或凶殘的人士,卻可以透過地下管道或是其他的途徑來取得槍支,結果反而會造成「壞人有槍、好人無槍」的不合理與不均衡狀態,使擁護者有黑槍的壞人在知道好人無槍之後更加恣意妄為,這恐怕將會是更糟的情況,所以擁槍自衛與擁槍攻擊是一體的兩面,社會絕不可因為槍支造成的慘局,而畏懼擁有槍支,而真正的關鍵乃在於如何去教育民眾正確使用槍支,以及防衛自身的安全,一旦人人具有這種知識,反而可以在均衡的態勢之下,減少壞人進犯的機會,這也算是一種恐怖的平衡了!
其實在社會上,我們常聽聞到黑幫結黨搏殺打鬥的凶殺事件,充其量只是黑幫仇家的寃寃相報,因為挾怨報復而槍殺仇家,死者比比皆為結仇結怨而死於槍下,那似乎是「罪有應得」, 然而在屠殺事件中喪命往生的,卻往往是心態不健全的槍手開槍濫殺無辜的民眾,十分令人同情,而開槍讓一批與他無寃無仇的人枉死槍下,這的確是令人髮指,人神共憤的事,所以從整個社會大環境來審視,屠殺事件的防範,遠比事件發生時的逃難措施與方法重要太多了。
事實上我們的社會安全制度也應全面性的改革,例如:現行的保險制度,對於心理疾病並沒有周全的承保,一般的醫院由於無法從保險公司獲得理賠金,所以大多不願率然醫治那些心理病患,因而使這些人成為社會上潛伏的致命人,許多重大的社會治安的兇手,往往都是心理有病的人,所以如果不從醫治這些人的工作去著手,也是很難改進整個社會的黑槍問題。
在歐巴馬下達這一次控管槍枝、填補漏洞的新行政命令時,因為他提到了在三年前發生在康乃狄克州新城(Newtown)的珊蒂‧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遭受一名青年惡客闖入,開槍濫殺無辜,使該校二十位純真的孩童與六位教職員同時寃死黑槍之下時,這位一國之君不禁悲從中來,竟然流下了眼淚,那是一種真情的流露,真的是令人感動萬分,我並不認為他是在作秀,記得當年當歐巴馬總統在追悼式上悼念這些孩童,一一唸出他們的名字時,無論認識或不認識他們的人,都會有悲慟之感, 那也是出自於歐巴馬總統最真誠的心意,如今他已經不需要再參加選舉了,選票對他而言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他也不需要再取悅任何的選民,歷史已經給了他一定的地位和定位,那些正在參選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不需要總是以政治的醜惡心態來荒謬解讀歐巴馬,這一次的槍管新措施既是出於他的口中,那是命令,當然他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