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海岸地區在過去幾天裡迎來了一個號稱百年一遇的巨大暴風雪(Blizard),這個暴雪一路北向席捲繁華的紐約城和華盛頓DC,讓兩座城市變成冰原,曾經熙熙攘攘的街道和景點都因為暴雪和強風變得荒無人煙的空城,在「時代廣場」(Times Square),新年除夕夜人山人海、萬頭攢動的景象全不復在,換來了一片白濛濛、雪虐風饕的慘象,天地丕變,恍如世界末日,真的是嗚呼哀哉!
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的數據報告,這一次美國的世紀暴風雪所影響到的地區,最南到北卡羅來納州,最北到波士頓,其中大西洋地區暴雪來的最猛烈,一兩英尺厚的積雪隨處可見,並迎來歷史最高的降雪量,癱瘓了大部分地區,其中最嚴重的三個城市是賓州的哈里斯堡(Harrisburg降雪量34吋)和艾倫城(Allentown降雪量31.9吋)以及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降雪量29.2吋)都創下這三個城市有史以來暴風雪最大最多的記錄,NWS氣象局表示,東海岸南部的肯特濟州和田納西州,以及北卡羅來納州部分地區主要是寒冷的雨夾雪,而在北面的紐約市和波士頓,平均積雪甚至達到六英尺厚,風速也高達每小時三十至五十英里,所以紐約市長白思豪說,這是有史以來襲擊紐約市最惡劣的暴風雨之一。此外,海岸邊的洪水也成為了紐約市的另一隱患,伴隨暴雪的到來,自然有極其寒冷的天氣,期間溫度低至華氏32度,而且強風會使人們體感更冷,為了面對這一場巨型暴風雪所造成的意外事件,美國東部許多地區的政府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對對包括空航和陸路交通採取限制措施,總計共有一萬一千多飛機航班被迫取消,其所造成的影響可以想見。
相較於這一次美國東部的世紀雪災,其實兩年前發生在芝加哥的雪難更是不遑多讓。本來在芝城,風多雪大,冬冷夏熱,大家早已經習以為常。 風、花、雪、月的故事一直都很多,很寫實,也很寫意,但是大家似乎不太會以飄雪冰冷的天氣做為聊天的話題,但是在兩年前的二月與三月,芝加哥曾經遭遇三十年來最寒冷、又漫長的天氣。大風暴雪紛至沓來,冷鋒寒流襲擊肆虐,使「風城」成為冰天雪窖的「雪城」,讓大家在工作上與生活上都造成極多與極大的不便,所以讓你不去談天氣都不行 !
曾經有氣象學家認為,惡劣頑強的冰凍天氣也可能是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另類結果,但是「零下」氣溫是否將成為未來的「正常」標準?那卻是很難預料,隨著天氣天象的不可預測, 可能在以後我們會覺得今年的世紀雪災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了,大家似乎都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的天氣將更會變化多端,所以我們必須要堅定信任「人定勝天」的哲理,亳不畏懼的去面對惡劣的天候,而政府行政部門在處理天災與事故時是否有十足的應變能力。當然也就變得相當的重要了,否則稍微不留意就會出現「天怒民怨」的情況,芝加哥曾經在1979年因為一場無情的暴雪長達一個多月,嚴重的降雪,導致交通軌道凍結,CTA巴士與捷運系統延誤,垃圾收集延緩,由於當時的市長麥克‧畢勒迪克(Michael Bilandic) 施政不力,未能及時清除兩個月多的積雪。導致民情激憤,竟使他在隨後舉行的民主黨市長初選中敗下陣來,所以天災與政治還是息息相關的,誰說天氣不會影響到政治呢!
這一次看到紐澤西州的州長克里斯汀(Chris Christie)在面對雪災的英勇表現,十分令人敬佩,在最冰泠的寒天中,他放下了自己手裡最重要的競選總統的工作,親自站在第一線與州政府人員一起從事救災救難的工作,並且還走在漫地霜雪上親切的去慰問那些進行除雪工作的人員,那種公而忘私的態度的確是可圈可點,我相信所有的政治人物,也都會像克里斯汀一樣,絕對不會、也不敢低估或錯估惡劣的天候可能對他們的政治所造成的災難,這一次不管克里斯汀州長是不是在作秀,但是從媒體的鏡頭與畫面上看來,他不就是在冰雪中向民眾告白:「在最惡劣的天氣中,我永遠與你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