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 鋒/採訪報道】
3月23日上午11時半,伊州政府老人部主任Jean 和幕僚長Matthew Ryan到北華埠華人互助會視察,受到行政主任曼德洛、經理張浣梅、董事會主席Jenny Han、林泳強先生、職員龍憶小姐、袁小姐的熱烈歡迎。10多位負責耆老家庭照顧的家務助理員和10多位北華埠社區居民出席接受伊州政府官員的訪問和調查。
華人互助會職員簡要介紹華人互助會情況。由於伊州政府從去年7月1日起,大量削減社會服務經費,華人互助會面臨困境,不得不削減工作人員,減少服務項目。行政主任曼德洛等三位領導從去年11月起主動停止領薪水。華人互助會規模雖略小於南華埠華諮處,但是服務的對象(客戶)最廣泛,最多元化。這是因為菲律賓原來就是美國的殖民地,東南亞籍的美國人中菲律賓人最多;1980年代從越南、柬埔寨逃來許多難民;1990年代,由6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南斯拉夫發生嚴重殘酷的內戰並且解體了,結果波斯尼亞等加盟共和國的難民大量逃來芝加哥定居,而東歐易幟後,也有不少東歐人移民芝加哥。這些人大部分住在北華埠和郊區。
為了更好地為他們服務,華人互助會在Elgin(位於庫克郡和肯特郡交界處)設立“分辦公室(辦事處)”。因為要為幾十個不同的族裔服務,所以華人互助會擁有170個負責耆老家庭照顧的家務助理員。為了克服語言障礙,盡量派本族裔的家務助理員為耆老服務。現在耆老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家務助理員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是關係到幾十個少數民族族裔的福利問題,希望伊州政府能認真聽取意見,這樣才能得到幾十個族裔老百姓的擁護。
主任和幕僚長在行政主任曼德洛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華人互助會,看到墻上貼的幾十張帶照片的自我介紹,(介紹自己如何在華人互助會的幫助教育下成長並過著幸福生活的過程),兩位領導甚感滿意,頻頻點頭表示讚許。他們還與家務助理員交談,瞭解如何為耆老服務。這些服務內容包括一切“非醫療”的照顧,如打掃整理房間衛生,帶領看病,上街購物,幫助洗澡,聊天解悶,滿足客戶提出的一切正當要求。菲律賓女士PATROCINA BORJA告訴領導,她2011年就開始做家務助理員,她很喜歡這份要有愛心、耐心的工作,華人互助會每年都對她們(也有少數男性家務助理員)進行培訓,提高專業技術。
伊州老人部對耆老的家庭照顧十分重視。年滿60歲而擁有醫療白卡的耆老都可提出申請,老人部會派專人進行家訪,認真評估,看你每週需要有幾天家務助理服務。耆老將畢生奉獻給國家和社會,老人部理應照顧他們。兩位領導將把視察瞭解到的資訊向伊州政府匯報,盡量滿足大家的要求。
這是伊州老人局首次來華人互助會視察,華人互助會希望兩位領導還有機會再來視察,直接向北華埠社區居民和家務助理員瞭解情況。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僑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