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社新聞

芝加哥中總領館王永代總領事致函 批駁《芝加哥論壇報》涉南海仲裁案社論

(本報訊) 7月13日,針對《芝加哥論壇報》發表社論妄稱中國導致南海爭議升級,指責中方不接受仲裁,王永代總領事致函該報評論版主編進行批駁。全文如下:
貴報7月12日社論指責中國導致南海爭議。我要指出的是,這篇社論充滿對中國的偏見,有關指責缺乏根據。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地區局勢的緊張?
此次仲裁所涉及的南海島礁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國際社會歷史上普遍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享有主權,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從未受到質疑,美國出版的權威地圖和書籍等,例如1961年版《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1963年版《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1年版《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也均確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些南海周邊國家由於覬覦南海的豐富自然資源,開始對中國南沙島礁提出領土要求。菲律賓等國先後派兵非法侵佔了南沙部分島礁,南海問題就此產生。迄今為止,菲律賓共侵佔8個島礁。局勢在大約五、六年前開始出現緊張,這與大家聽說的“轉向亞洲”大體同時發生。過去幾年,在域外勢力支持、慫恿下,菲律賓等國家在非法侵佔的島礁上大肆部署軍事設施,並單方面提出非法仲裁,導致爭端加劇,關係緊張,互信削弱。這些問題佔據了國際和地區議程的太多時間和精力。
有人可能會將問題歸咎於中國近期的島礁建設活動。但事實上在社論中提到的爭議相關方中,中國最後一個開始南海島礁建設,而且只在我們實際控制且已有人駐守的島礁上進行建設。我們沒有試圖將其他方非法侵佔的島礁奪回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新主張,包括南海斷續線在內,都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客觀事實,為歷屆中國政府所堅持。對本國領土範圍外的土地提出主權要求,那是擴張主義。中國從未那麼做過,不應當受到懷疑和指責。
貴報社論中提到了美國至今沒有加入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美國海軍的“航行自由行動”。事實上,美國的“航行自由行動”原本就是意在針對《公約》有關規定的反制行動。許多締約國都認為應區分商用和民用船隻的航行自由以及軍用艦隻的“航行自由”。
中國堅定支持南海航行自由,因為正如社論所言,南海航道是中國和許多地區國家的經濟生命線。我們盡一切努力確保該海域的商業流通不受阻礙,並制止任何擾亂地區局勢的企圖。事實上,商船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從來沒有問題。
社論提到美國海軍可能更加頻繁地進入“爭議“海域。美方在南海集結大量軍艦、軍機、先進武器,將真正危及各國商用和民用船隻的航行自由。如此大規模集中火力,這種行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緊張的根源。我們的確感到擔心。
最後我想指出,這個充滿爭議和不公的臨時仲裁庭代表不了國際法,代表不了國際法治,更代表不了國際公平與正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有識之士,尤其是國際法律界人士對此案表明了擔憂和質疑。60多個國家公開理解和支持中方的立場和主張,這些正義的聲音,國際社會應當傾聽。

Categories: 僑社新聞

Tagged a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