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感恩之外,還是感恩 /籌備舉辦麥當勞升學講座活動的肺腑之言 (文/本報系總主筆/李著華)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精心策劃與苦心準備,由我們美南報系芝加哥時報所主辦的麥當勞升學講座(McDonald’s Education Workshop)終於圓滿的結束,現場爆滿的聽眾讓我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這真的超乎了我當初所預期的目標和結果,多少個不眠不休的艱苦日子總算熬過了,對於所有參與了這一次活動的贊助單位麥當勞、提供場地的僑教中心、主講人員、來賓聽眾、志工夥伴、媒體記者以及家人朋友,我真的是無法用言語和文筆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維,現在我的內心,除了感恩之外,還是感恩!

這一次我們芝加哥時報很榮幸的獲得了世界品牌麥當勞的授權贊助來主辨麥當勞升學講座(McDonald’s Education Workshop),由於”麥當勞” 的盛名無遠弗屆,良好的企業形象真的是讓我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和挑戰,再加上麥當勞的國際總部就在芝加哥的郊區橡樹溪市(Oak Brook),所以我有一種輸不得、也輸不起的沉重壓力,所以每一次在與麥當勞的代表在做溝通和協調的時候我都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種心情真的是近乎恐懼和不安。
雖然在過去這幾年我們報社曾經接手承辦過央視招牌節目”我要上春晚”在芝加哥的甄才晚會以及湖南衛視” 非誠勿擾”到美中地區來遴選才子佳人的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均屬綜合藝術的性質,而且由於這兩個節目在海內外所具有的高知名度,所以也就比較容易號召人才應徵與觀眾參與,因此在辦起活動時,難度就不算太大。
然而此次接下來的升學講座卻是屬於教育和學術性的活動,在宗旨與本質上肯定就是一項非常艱難不易舉辦的活動,因此我在剛接下來的時候並沒有相當大的把握和信心,所以在向麥當勞負責人所提出的計畫報告書裡並不敢寫得太理想,以免落差太大,達不到既定的目標而影響了麥當勞首屈一指的企業形象與品牌以及芝加哥時報於美中地區創建廿六年來在僑社所建立的權威與信譽。
長久以來,我對於麥當勞在經營企業之外,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社會良知一直十分地敬佩,當然我最熟知的就是麥當勞所舉辦的每年一度全美高中生明星籃球賽(McDonald’s All American Games),在過去將近40年來挖掘栽培了不知多少NBA的明星人才,麥當勞提供獎學金給他們,麥當勞也提供一個體育舞台給他們,讓他們得以施展籃球才藝,讓NCAA全美大學以及NBA對他們的特殊才能刮目相看,所以麥當勞的貢獻相當巨大,全美國的高中球員無不以被遴選為明星球員參加 McDonald’s All American Games為榮,所以麥當勞所做的活動對社會、對學校、對高中學生都有相當巨大的影響,一個企業能夠回饋社會、回饋學校,這個企業就可以緊密的與社會和學校結合,所以自然而然的,這一個企業也就會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一直以來,我對於辦報的觀點是持平而寬廣的,我認為辦報除了是一種新聞和文化事業外,更要秉持社會良心,保持中和客觀之立場,除了翔實報導海峽兩岸三地華人的活動之外,更應多做一些有益於僑社的公眾服務,當然宣導教育也應該是辦報的服務的項目之一,所以舉辦升學講座也應該是經營報社所要去做的事,畢竟教育與文化還是息息相關的,並不是不搭嘎的事,而藉由新聞媒體來宣導教育,那也是水到渠成,再適合不過的事了。
這些年來,我個人除了辦報寫時事評論和觀點之外,也親身參與了許多僑社活動的籌備工作,其中最大型的一個活動就是擔任大芝加哥僑學各界新年晚會(UNITY)的總幹事,那是芝加哥僑社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活動,由於這個新年晚會籌備會的歷史悠久,當中的成員皆是僑學各界的菁英人士,所以在籌辦活動的時候比較容易動員各個社團的力量,大家一起來辦活動可以充分的整合運用僑社的豐沛資源, 所以往往可以駕輕就熟。
當年我在負責籌備UNITY新年晚會的時候所設定參加活動的觀眾目標是一千人,但是因為我全力號召了卅多個海內外商家提供了豐富的禮品袋的贈送品,每個禮品福袋的價值高達35元,由於促銷得當,所以當年晚會的人數竟然超出了預期,達到了一千兩百人之多,不過由於工作量過大,讓許多的僑社的志工們苦不堪言,我自己也覺得很內疚拖累了那麼多的人,由於工作繁複艱難,自從那次新年晚會之後,接手的總幹事們都已不再做禮品袋的苦差事了。
我在僑社辦活動所累積到的一個寶貴的經驗與心得就是:”籌款容易、籌人困難”。換句話說,僑社有許多的人都會願意出錢贊助活動以及熱心去買票,但是他們在買了大量的票後,卻找不到足夠的人去參加活動,原因是踴躍參加僑社活動的人通常都是那些人,而且就是那麼多,很多人都是熟面孔,大家都是朋友,大家的朋友很多都是相同重疊的,所以往往買了票還不知道要把票送給誰去用呢!
常常舉辦活動的人都知道,在僑社舉辦教育性和學術性的活動總是曲高和寡、叫好卻不叫座的,通常去參加教育性和學術性的人都相當有限,常常是屈指可數的,所以這一次我在籌備這一個專為高中生升大學的講座活動時當然也就戒慎恐懼,由於講座活動的對象侷限於高中學生與家長,而不是一般僑社的人,所以我很難去動員僑社的負責人,而像我一般年紀的人,他們的子女們早就已經唸大學,或者是大學巳經畢業了,而他們子女的子女頂多在讀小學,所以我想要靠自己平時所建立的僑、學、工、商界的人際網路去找聽眾真的是力不從心、力有未逮,我真的是毫無把握,所以這才讓我心事重重、壓力重重,而我所能夠竭力去做的,除了用報紙與社群媒體去做強力的文宣外,也只能全力的運用自己的既有人際關係,不停不停的打電話,不停不停的發emai電子郵件,並且透過臉書和微信群組希望身為家長的人能夠帶著他們的子女去聆聽或是鼓勵和鼓吹他們的朋友帶著他們的子女去參加。
在過去這短短的幾個禮拜內,我自己統計過,我打過的電話至少五百通以上,放在社群媒體的文宣也是不計其數,除了臉書的許多朋友熱心的為我分享宣傳外,更有許多的好朋友如Stanley Lee、Lily Zhang和Jan等好友都熱誠的為我放在他們的微信和Line群組裡面大肆宣傳,我有一位好朋友Wayne因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升大學教育活動,所以他就主動的邀約我,把我們的文宣放在一個叫做SHS高中團的家長微信群裡面,結果沒有想到我們的文宣才放上去不久,就立即被刪除掉,而我的這位好心的朋友竟然更被這個微信群的群主無情的”踢”出了這個群組之外。
我並不認識那一位狠心的群主,但是我要請問他的是,你老兄設立微信群組的目的何在?我們在群組上所發佈的文宣完完全全是教育的資訊,完完全全是輔導高中生升大學的通告,我們有在你的群組裡面推銷麥當勞的漢堡包了嗎?你老兄竟然菽麥不分,不願意為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盡一點心力,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也不願為,那不是自私自利,什麼是自私自利?
我真的要為我的好朋友Wayne感到相當的不平,因為他熱心主動的協助我們去推廣教育而讓自己受到牽累,所以我要向他再次的說一聲抱歉,不過從這一件事情也讓我清楚的分辨出來,什樣的人讓我尊敬,什麼樣的人讓我睥視,在海外的華人呀,不要只是自掃門前雪,多關心一些僑社的事,多做一些善事,人生不是更會光明嗎!
平心而論,籌備這一次的活動真是不簡單,從場地的尋尋覓覓,到主講人的邀請,再到議程的安排………..工作真的非常繁複,為了吸引聽眾,我把文宣的重點放在強調升學專家(申請訣竅)+優秀家長(愛心教導)+傑出學生(準備經驗)=好的大學,其實這個講座真的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而我之所以緊張、我之所以勞累,就是擔心學生不來參加,如果家長們再不支持的話,這個活動真的是很難辦得下去的!
由於幾位主講人一直無法確定,所以推延了我們文宣的時程,為了確定最後一位主講人,我還特別到了橡樹溪市一個非常專業的升大學輔導機構 Partners For Achievement找了他們的負責人Kevin Krebs先生談,與他相談甚歡,結果他欣然同意為我們助一臂之力,並且還親自出馬擔任主講人,傳授高中生如何寫精彩的作文,也因為Kevin Krebs先生最後一刻的拔刀相助,因此在我們的七位主講人確定後,我們才可以正式的推出了文宣廣告,並且我立即請好友Daniel Mei 設計了網上報名的網頁,當然我的信心也隨著報名人數持續的增加而不斷的增強,不過一直要到講座順利的舉行,看到那麼多的人來參加後,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才算是落了下來。
辦完這次活動,我真的要感恩感謝的人太多太多了,在德州休士頓的美南報業大家長胞兄李蔚華、 在華府的姊妹們以及麥當勞的代表Flora過去這一陣子以來不時的來電叮嚀和囑咐,大哥更不辭辛勞專程來到芝加哥主持盛會,宣揚美南報業的崇高理念,而我與內人的一批好友們更在講座的前一天夜裡在中心與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一起全力佈置場地、內人親自採購餐點材料,並且率領女士們精緻準備第二天中午免費提供所有參加人享用的精緻豐富的便當餐盒,大家都非常的辛苦,這些好朋友包括黃承經、孫先正、梁 鵬、葉筱茵、藍一飛、林蔭含、劉康黎、何竺笙、 胡 健、侯彼德和陳碧安等,我要特別的感謝他們的心血付出,我也會永遠的感恩他們,我與內人和他們一起度過了艱辛困苦的黑夜,黑夜雖然孤獨,但因為有這些好朋友同在,所以我的內心很溫馨!
當然我也要感恩當天應邀前來出席的僑教中心的地主暨貴賓—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何震寰、組長林易民與孫良輔、華僑文教中心副主任葉子貞、台美商會會長林俊光、傳統僑社李氏公所美東總長李本安、芝加哥李氏公所議長李國雄與李洪藝以及同源會前會長趙奕洋等貴賓,而七位主講人Sarah Lee、 Gabriel Wong、 Ben Lau、Andrea Watkins、 Dejang Liu、 Michael Chen與 Kevin Krebs以及兩位主持人 Dr. Ke-Yin Kilburn 與 Danielle Xiang , 以及當天負責註冊工作的王亞勤、擔任採訪的本報記者張耀淑、攝影的鍾任財、錄影的小林,以及由胡玲玲所領導的年輕志工們,還有麥當勞所派出來的七位年輕人在現場服務,我真的要感恩你們,因為有那麼多的人來參加活動,我們大家一起為教育工作所付出的辛苦真的並沒有白費啊!

Categories: Featured, 李著華觀點

Tagged as: ,

1 reply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