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紐約人壽資深代理人張一程於3月6日至11日在硌杉磯舉辦了為期6天高強度的《壽險藝術和事業》進修班,除了當地的紐約人壽的代理人之外,還有來自紐約、阿特蘭大和舊金山的代理人。參加進修班的人需要符合三個條件:1) 想學、虛心學和願意下苦功學﹔2)想正派做正事﹔3)想在壽險和理財業成功和快樂。張一程說,他並不教如何賣保險,而教如何瞭解保險和保險工作、行業和事業,瞭解人生和世界,瞭解人和自己﹔他要啟發大家多觀察、摸索、體驗、思考和改善悟性,不斷學習和提昇。他把保險作科學來研究,一種做學問的精神追求,做藝術來發揮,帶領學員攀上壽險高峰。
張一程從事保險和理財業已經34年,一直不斷地觀察和研究,摸索和實踐,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壽險工作方法和系統,有理論作基礎,有理念的追求,有精神作指導,經過實踐的檢驗,是全行業獨一無二的,具科學的嚴謹,帶藝術的發揮,正派和有效。張一程抨擊壽險和理財業不良的亂象,要撥亂反正,把被歪曲的人壽保險和人壽保險工作拉回正道,恢復人壽保險的本意和人壽保險工作的真諦。
張一程與學員一起探討壽險從業員的貢獻和社會價值,研究為何人們對人壽保險不瞭解和有誤解。張一程研究的心得之一是,人壽保險有共產主義的意味,與資本主義的現實不吻合,必然會引致人壽保險工作的巨大困難,需要具有政治家氣質、思想工作者能力的勇者挑起這改變人們精神面貌、提昇境界的工作。大家明白到,壽險代理人不但是社會工作者 , 也是教育家,是保險課的老師,還是藝術家。
他說人壽保險是以愛為主題的藝術,當代理人以藝術家的心態做人壽保險,再辛苦也快樂。他指出,人壽保險與宗教相似,以信為基礎,以愛為主軸,從業員要從信和愛著眼,把工作做好。他說人壽保險從業員是傳道人、苦行僧 , 不問報酬,衹管傳播壽險福音。成功的壽險從業員是客戶的顧問和朋友、知己,其成功不以業績來衡量,衹有眾多的客戶當作朋友時才是成功的。每一位學員得到一件 <冠軍> T恤,表示在客戶眼中心裡是最棒的代理人。
張一程花了大半天的時間講開車,表面上似乎與壽險工作無關,實質上有其深意。例如開車若不知大方向,很易走了彎路,比喻做壽險工作,設正了方向,才不會走向歧途。又例如,下雨時,他很少動用雨水刷子。大家開車衹看到雨滴擋住視線,他卻不理雨滴,而從雨滴之間的縫隙中看過去,前景卻十分清楚。他以此來比喻,壽險從業員,不要衹看到困難、障礙,而應以更積極的態度來解決困難,消除障礙。
張一程播放了他最近完成的游泳啟蒙快速教學法DVD的片段,他將通過這DVD向全世界推廣他的非常獨特、很科學有效的教游泳方法,將會革命性地改變全世界教游泳初學者的模式。他不教怎樣遊,而教如何瞭解水性和自己,在水中能生存下來,自然會遊了;但要下功夫練習、摸索、嘗試、體驗和思考,悟出道理。其哲理可以應用到壽險工作。
張一程是要大家開竅和下苦功,不要依賴所謂高科技,要磨練自己,發揮潛能。他指出自30多年前壽險業採用電腦打數字表賣保險後,壽險工作成了玩數字遊戲,近兩、三代壽險從業員的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差;很多代理人也不願意吃苦,經不起磨練。他指出,要正派做事,站得正,走得直,該做的事就做,不正當的事絕對不要做,才能在壽險理財業有意義地走下去。
張一程和學員再次作出一些捐獻,給滋根基金會幫助雲貴川山區的兒童和婦女。該會是約30年前有一群來自台灣的人自動發起,會長楊貴平女士是老保釣,幾年前曾獲得央視的人物獎和報導。張一程的游泳DVD銷售所得有一部份也將捐給滋根。
Categories: 僑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