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著華觀點

【李著華觀點: 工人罷工–芝加哥汽車工人終結歧視】

芝加哥地區汽車經銷商近千名機械工人在經過兩個月的罷工抗爭後, 終於與資方達成了一項為期四年的新勞動協議而重返工作領域, 不過這場修理工人長達八周的罷工行動已導致數十家新汽車經銷店倒閉, 那些新店的工人因而失業回不去職場了。

這次汽車工人罷工的爭論點是工人深感勞動遭受歧視, 所以勞資雙方爭議焦點集中於保證機械工人基本工資以及經銷商對工人健康和福利基金的保障等問題, 在罷工期間,雙方針鋒相對, 錙銖必較, 不過由於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導致新車供量不足,且服務營收項目對汽車經銷商而言, 其重要性日益增加,經銷商很難再與維修工人長期僵持下去 , 所以最後不得不向工人屈服, 否則損失慘重, 會有更多的經銷商無以為繼。

工人罷工是民主國家之常態,千行百業的勞資雙方常常是對立的,資方利潤與勞方利益如果沒有適當分配, 當勞工階級感到勞力受到資方不公平、不合理甚或不合法的剝削壓榨和欺凌時,在工會強力主導下, 工人反對僱主的罷工就會產生,當然這種罷工是合法的行為和舉動, 不過也有許多國家依然沒有保障罷工的法律權利。

根據汽車業界的算法,美國汽車工人的平均待遇比汽車業王國日本的汽車工人高出一倍以上,但美國汽車工人卻永不滿足,兩年前全美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 (G M) 曾發生過四萬六千位全美汽車工會 (UAW) 工人全國串連大罷工, 不僅讓GM因缺乏技工而頭痛,更讓另外兩家汽車製造商福特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心驚膽跳, 最後各大汽車公司不得不與工會握手言和簽訂新合約。

汽車製造業近年來萎靡不振,曾造成汽車城底特律整個城市破產, 而通用汽車則一直在罷工陰影下求生存, 每當勞工協議即將告終前, 罷工就會產生, 該公司的罷工口號響徹雲霄,他們以“#GMinvestinUS——GM,我們投資了你,現在輪到你投資我們!”的口號要脅GM,對公司造成致命傷害,聯邦政府不得不出面協議援助,以確保彼此生存下去。

工人罷工是一種求生手段, 非以破壞雇主為目的,勞資雙方須共體時艱才能生死與共。

Categories: 李著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