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大陸軍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預警機等) 飛至我西南海域。我政府稱,大陸軍機侵擾我方的防空識別區。 當雷達發現大陸軍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我空軍戰鬥機即前往駆離。 當大陸軍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我方戰鬥機前往驅離, 用國際航空廣播頻道向大陸軍機喊話:請速離開我防空識別區。 大陸軍機飛行員說:我們在公海上空飛行。
問題就來了,航空識別區是什麼?是否是我方管轄的空域? 是否屬國際法的範疇?
航空識別區是一國基於防空的需要,單方面劃定的空域, 其範圍比領空、專屬經濟區的範圍大得多。 全球各國以加拿大的航空識別區最大, 是領海基線向外延伸至250海裡, 一般國家的防空識別區皆在數十海哩,或在200海哩以內。
航空識別區是以保護國家安全設定的,是一國的單方面行為, 不屬國際法的主權範疇。能否執行? 一位我軍事戰略專家告知筆者,防空識別區能否有效管理及執行, 是靠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
當未通報之飛行器,進入一國的防空識別區,這個國家的軍機( 戰鬥機)即進入警戒狀態, 空軍作戰司令部會命令空中待機戰鬥機前往未通報的飛行器的空域, 而地面基地的戰鬥機也進行攔截準備。
當警戒戰鬥機抵達未通報飛行器的空域附近, 警戒戰鬥機飛行員要即時掌握對方機型,航向及速度( 此一國空軍作戰司令部也會做同樣的研判),要研判對方有無敵意, 若無敵意,警戒戰鬥機飛行員有責通告對方(用國際航空廣播頻道) ,並監視未通報的飛行器,進行離開防空識別區。
若研判對方有敵意,警戒戰鬥機得到空軍作戰司令部指示, 可進行擊落命令,此時防空飛彈也進入作戰程序。
一國的警戒戰鬥機,若基於對方無敵意,是無權對未 通報的飛行器採取迫降,擊落等措施, 否則將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大陆军机进入我西南海域(防空识别区),这是国际空域,非领空。 民进党政府做大內宣,稱大陆軍機侵擾, 引導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反感, 但大陸則稱在公海上空進行例行飛行訓練。
大陸軍機進入我方的防空識別區,最令人擔憂的是可能會提高雙方「 擦槍走火」的機率。吾人希望大陸軍方應有所克制, 而大陸當局更應考慮緩和兩岸局勢的惡化,並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 而民進黨執政當局也應謹言慎行, 以維護二千三百萬民眾的身家安全與福祉, 為最重要的國家安全考量。
Categories: 時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