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時報/快訊) 芝加哥警方今天公佈了芝加哥中國城紅線地鐵站28日下午 2 點 05 分所發生搶劫案之兇嫌照片, 警方希望各界能夠指認這位嫌疑犯。
(芝加哥時報/快訊) 芝加哥警方今天公佈了芝加哥中國城紅線地鐵站28日下午 2 點 05 分所發生搶劫案之兇嫌照片, 警方希望各界能夠指認這位嫌疑犯。
(芝加哥時報/快訊)兩名芝加哥自殺警察的遺孀斯泰西·埃斯卡米拉Stacy Escamilla和朱莉·特羅格里亞Julie Troglia在芝加哥太陽時報上分憂了他們的故事,希望鼓勵警察的同事在崩潰之前尋求幫助。
(中央社華盛頓綜合外電報導)羅威那犬和比特犬屬於攻擊性犬種,拉布拉多和黃金獵犬則格外友善,這都是眾所周知的刻板印象。
(中央社華盛頓2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衛生機構今天公布研究表示,阿拉巴馬州有9名1至6歲孩童感染不明病因肝炎,9人都被檢驗出一種常見的病原體腺病毒41型(Adenovirus 41)。
(芝加哥時報訊)加州聖荷西– 一場風暴正在全國的K-12學校醞釀,教師和家長都在費盡心力幫助受疫情影響而落後的孩子。面對由疫情「學習損失」而加劇的教育系統資源匱乏,家長們在另闢蹊徑。 針對不斷增加的需求及疑問,開設人工智慧(AI)K-12 學習課程的 Afficient 今天發布資料, 其數據證明Afficient 學生的學習速度比傳統學校快 2至5 倍。
(芝加哥時報/快訊)伊庫克郡檢察官駁回了對一名男子的重罪指控,據稱這名男子承認自己參與了週日晚上發生在北部附近的槍戰,他目前只面臨輕罪。據稱,20歲的安東尼·d·紐曼(Anthony D. Newman)告訴警方,在上週日晚上的事件發生後,他開槍是爲了“保護自己和妻子”。
(芝加哥時報/快訊)一家經營了100年的麵包店竟然熬不過疫情的考驗與折磨, 最後不得不關閉揮別芝加哥!
(芝加哥時報/快訊)狗急跳牆,人急卻跳河,兩個芝加哥劫車犯因為逃避警察追捕,竟然跳入河中而不幸被河流溺弊,兩條人命就這樣失去了,伊利諾州警方表示,在今天(4月30日)凌晨接獲受害人的報告其所駕駛的勞斯萊斯豪華跑車被歹徒劫走,伊利諾州警方根據GPS循線索於凌晨 4 點 40 分左右,追踪到該車至停放的第 173 街和托倫斯大道Torrence Avenue,找到了那一輛被劫持的車輛,但此時多名嫌疑人下車進入第二輛車再次逃逸,在車輛在第 127 街和印第安納大道墜毀後,警方繼續追捕隨後將其中的三名嫌疑人拘留,而另外兩人跳入了小卡魯梅特河(Little Calumet River),芝加哥警察局海軍陸戰隊隨即來協助搜查,但兩名嫌疑人昏迷不醒,從水中打撈上來,並被送往當地醫院,他們有生命危險,後來被宣布死亡。
(芝加哥時報/快訊) 芝加哥一對年輕的夫婦竟然在家裡面的牆中發現60 年前麥當勞的快餐, 其中乾枯的薯條竟然沒有發霉, 令人難以置信, 裝放快餐的紙袋子也沒有毀損, 令人吃驚不已。
在碧海藍天的海南,隨著自貿港政策逐步落地,國內外企業掀起投資熱潮,日前海南自貿港2022年首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生物醫藥等重頭外資項目亮相;在古韻與時尚輝映的北京,受益於“兩區”建設的加速,高科技跨國投資不斷提升,數字經濟逐漸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高水平開放吸引著高質量外資。
在海外留学的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社会形态多元而开放,同时注重个人的价值和发展,美国更是个注重礼节和尊重差异的国家。 但我们也存在着很多关于关于美国社会和习俗的一些误解,比如美国富人都高高在上,但真实的情况是:其实许多大富翁都是慈善家,其实许多财团或个人基金会都有助学金或奖学金项目…… 误解1:美国人追求拜金主义
(芝加哥時報/快訊)在經歷了一連串止贖和破產法庭的曲折道路後, 位於Lake Point Tower的頂層芝加哥最高的餐廳之一Cité又再次掛牌出賣了, 該餐廳已經聘請了一位經紀人來處理這樁交易。Lake Point Tower是海軍碼頭(Navy Pier)以西一座彎曲的黑色玻璃鋼結構高層建築。這家餐廳位於大樓70層,店主是資深房地產投資者、紐約州前第一夫人伊萬傑琳·古利塔斯(Evangeline Gouletas)。
(芝加哥時報/快訊)在全美各大城市生易鼎盛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六年前在芝加哥恩格爾伍德(Englewood)大張旗鼓地開業了,當時這裏幾乎沒有其他雜貨店。開業當天,顧客們排起了長隊,很多人手裏都拿着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大手提袋。但是現在恩格爾伍德和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歡迎中心的Whole Foods店卻出現在全國六家全食超市即將關閉的名單上,那是非常令人吃驚與氣餒的。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染病數目急遽增多,儘管鄉親們內心有些緊張,但社會大眾並未驚惶失措。其實從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依據不同社會疫情變化軌跡、應對措施與感染、死亡以及康復統計數字所得經驗,整個台灣社會對於即將到來之疫情風暴,心理準備與預期衝擊其實都算是相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