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十一月十七日,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先生, 在香江論談講話有些問題,有澄清之必要。
九二共識就是雙方對「一個中國原則」有不同的看法, 才用以口頭聲明的方式來表達,台灣方面是依據「國統綱領」及「 一個中國涵意」解釋文加以表述,如何現在變成一個中國原則的「 九二共識」?又加一條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年時,大陸方面根本未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是2000年時錢其琛前副總理首次說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的提法。更可笑的是大陸主管單位從未說明「一個中國原則」及「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內涵及定義。如果依據大陸外交部的「 一個中國原則」的定義:「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請問台灣那一個政黨敢同意? 同時台灣百姓百分之九十九也不會同意!因此所謂「九二共識」 就是「九二共識」,不應添加任何沒有共識的語言,這才是「 實事求是」。
如果大陸一定要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中必須要有定義, 否則各自解釋,麻煩就大了。九二年時, 海基會要求海協會說明一個中國原則的涵義,海協會一直拒絕說明。 如此才有九二共識,「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以口頭聲明的方式表達,但兩會之間不涉及一個中國政治內涵」。「 兩岸同屬一中」,是大陸二000年之後的提法, 若一中的定義不明,台灣如何來同意?若同意, 豈不是兩岸政治談判結束, 台灣蔡英文政府已不是向大陸繳卷的問題,而是全面的投降。「 九二共識」是兩岸政治談判前的共識,政治談判都未上桌, 就要台灣同意具有高度政治的「兩岸同屬一中」,這絶非「 兩岸一家親」的作為。大陸方面把政策或願望與共識混為一体。 在邏輯思維上是有問題的。
蔡英文政府應理解到,現在大陸當局已將「九二共識」 朝向其設定的方向來論述,空間是相對的缩小了, 應警惕的是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實施「抗中,反中」 政策及在台灣推行文化、教育「去中國化」, 已使兩岸關係不斷惡化,其結果是要台灣全民買單。 今年即將面臨全台縣市長選舉,大陸政策可能成為重要議題, 蔡英文是否應有新論述,來解破當前兩岸之僵局, 否則受害的民眾必有新的思維及行動。
Categories: 時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