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以來,到目前為止,印度是唯一與美國關係密切、卻沒有譴責俄羅斯或對他實施任何制裁的大國。美國總統拜登無奈的說,印度是「四方安全對話」中唯一一個在針對俄羅斯採取行動方面「有點不堅定」的國家。
印度豈止「有點不堅定」,她根本是率先戮破美國領導全球,對俄全面制裁張力的重量級「友邦」。
體塊龐大的文明古國
印度這塊次大陸國土,自古受到西來的波斯、希臘、阿拉伯、 阿富汗、,突厥和蒙古人的侵略,近代又遭西方的葡萄牙、荷蘭、法國入侵,最後淪為英國殖民地,印度獨立迄今國家仍備受西方勢力指點喝叱,反帝國主義心態深入民心。
引導印度獨立的聖雄甘地,主張民族振興要反求諸己,被壓迫的人民要以非暴力的不合作主義自救。這種類似晚近「躺平」的無作為運動開啟後,使億萬印度人看清,單憑暴力,英國人一刻也不能控制住人數這麼龐大的印度。
不難理解好不容易掙脫西方列強及大英帝國控制,獨立以後的印度,不甘向和英國系出同源、資本主義的美國購買軍武,並強調不結盟主義的苦衷。甘地被刺殺後,一度嚮往社會主義國家體制的尼赫魯統治期,開始向隔了一個大中國版圖的蘇聯結好並購買其武器,畢竟印俄兩國在歷史上同遭西方數度侵略霸凌,巧的是也同被蒙古人狠狠統治過兩三百年,建立過南方蒙兀兒汗國、北方欽察汗國兩個王朝。
冷戰期間,印度倡議不結盟運動,這是一個擁有120個成員國和17個觀察員國的鬆散國際組織。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與美蘇兩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聯合國中有三分之二會員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全球約55%的人口也生活在不結盟運動國家,透過此運動,在南亞和東南亞擋了西方順路重返亞太,當然不受西方歡迎。
西方基本上仍把印度視為一個貧窮國度,充滿唯心主義的異教徒異想世界、以為他們不過是喜歡在骯髒恆河洗浴,成天吃咖喱、練瑜珈、看寶萊塢電影的國度。
但是印度在過去二、三十年中,確實發生極大變化,擁有核子武器,極力擴充軍備,2001年即晉身新興市場國家的「金磚四國」,國家發展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總人口居世界第二,購買力居世界第三,更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所以當這樣一個十四億一百萬人口的龐然大物,在她前進的路上要繼續獨行其是,先天上就很難率予「制裁」。
她讓西方難以駕馭
印度歷史文化宗教上的多元性,反應在她的外交上,相容並蓄,非常靈活多變,能與敵對國家保持良好關係。雖然因為英國統治過而為英語系國,她與西方溝通無礙,非常瞭解歐美國家企圖,卻不代表她會盲從西方領導,違反其本國利益。
三月八日拜登下令對俄全面制裁後,儘管印度因中印邊界糾紛,被視為對抗中國大陸的堡壘,她明顯不站在美國想像的西方軸心上。新德里堅持她繼續且加大她向俄國的軍購、及此一時期大打折扣的石油、天然氣、化肥等採購,相對來說,這時期買得多形同賺更多,必要時還可倒賣西方國家再賺一筆。
儘管美特使四月初旬來訪新德里,面告願提供更多軍事裝備和能源,以減輕印度對俄羅斯的依賴,勸阻其從俄羅斯購買導彈防禦系統,印度仍不為所動,繼續向俄購武。
此不只因為俄製武器裝備比美製整體成本更低廉,印度歷來國防裝備中,從步槍到火箭彈,前蘇聯製或俄製裝備比例高達60%至85%,雙方軍購關係互信牢靠。
何況美國對二○一九年土耳其購俄首批S-400交運後,施行封殺土耳已預先付款的F-35戰機採購案,美動輒以拒售軍武制裁控制友邦,例例在先不可盡信,印度在國防政策上既追求獨立自主、印俄交好相當程度擺在企圖脫離美方制肘。
四月二日,針對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了 S-400 導彈防空系統一案,美國會曾在以美印關係為主題的聽證會上,舉行聽證會。美政府考慮是否依據《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AATSA)對印度施加制裁,反覆討論仍做不出決定。當天印度明知事態嚴重,在聯大緊急特別會議中,對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仍悍然投下棄權票,可見立場之堅決。
印度不甩美國制裁,官方判斷美國也無力對印度祭以有效制裁,其原因還包括:
(一)印度早有準備:印儲備銀行(印度央行,RBI)行長沙克蒂坎塔·達斯(Shaktikanta Das)三月底透露,六個月前,即美正對俄祭出一波波不友好及制裁措施期間,印度已決定將外匯儲備多元化,增加其他貨幣,以不同的貨幣和黃金形式存在。所以他不認為倘美對印祭出制裁,會是個大問題。
甚有進者,他還明確表示,「預計美國不會對印度實施任何此類制裁,印度認為倘若美國採取的此類行動,可能會促使每個國家重新審視其外匯儲備的構成」。
(二)擁護印俄友好關係朝野兩黨共識,受人民壓倒性認同。親俄的莫迪今年榮膺全球最受國民擁護的領導人。推特網大流量認同俄國出兵的印度網民,使用「我挺俄羅斯」和「我挺普京」標籤,認同俄國,同情北約東擴致俄國被西方集體打壓。
(三)對俄全面制裁其實已經鬆動。印度認定有鑑於地緣和消費市場的架構,歐洲國家普遍依賴俄國天然氣和石油,制裁不會成功。印度外交部理直氣壯直白這個現象是:「許多歐洲國家都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印度的大部分石油需求依賴進口,我們探索全球能源市場的一切可能性」。甚至美國都在大量進口俄油,西方把矛頭指向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有點虛偽」。
尤有甚者,印度政府會很快採取用「盧布和盧比直接交易」方式,繞過美元制裁以避免可能出現的貿易中斷。這種打破「美元掛勾石油」的「盧布掛勾俄氣」交易,已使盧布匯率從大跌到回升,倘若漫開行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比納特副總裁直言,勢將「令美元霸權面臨逐步削弱風險」。
對美國來說,這樣的勢頭還能不趕快予以制止嗎?但是倘若針對印度和俄國稱之為:「特別和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痛加制裁,已經和俄國更加緊密聯繫的中國大陸,正準備處理好中印邊界衝突和印度重修和好,會不會而形成俄、中、印超級核子大國,加上巴基斯坦與北韓的亞太大連結?畢竟大制裁已經掏空到到亞洲人的飯碗。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賴恩、迪斯四月六日還在公開警告印度,不要與俄羅斯結盟,否則後果將很嚴重。
同一天印度總理莫迪公開在人民黨大會中表示,奉行「印度優先」和「自力更生」政策,給予該印度機會,在不向任何壓力屈服的情況下向前邁進。
他指出:「今天,印度堅定地捍衛自己的利益,沒有任何恐懼或壓力。當整個世界被劃分為對立的兩極時,印度被視為一個能夠堅定地談論人道主義的國家」。
雖然印美之間雙邊貿易額為1500億美元,而印俄之間雙邊貿易額僅為80億美元。可以確信幾經盤算,高舉「唯心主義」的印度,絕對會盡可能精準地「通過識別和利用全球矛盾所創造的機會,來增進國家利益」。
Categories: 時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