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芝加哥市長選戰詭譎多端,爲什麼區長選不上市長?

(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市長的選戰已經開始了, 各方好手紛紛表態參選,芝加哥現任15區區長雷蒙德·洛佩茲(Raymond Lopez) 也在推特上用三個字宣佈參選:“芝加哥:我加入!”洛佩茲是正在討論的幾位市長候選人之一。其他幾位分別是2區區長布萊恩·霍普金斯Brian Hopkins、4區區長索菲婭·金Sophia King、6區區長羅德里克·索耶Roderick Sawyer和9區區長安東尼·比爾Anthony Beale。然而,從區長一躍成爲市長,對於任何一個政客來說都不容易。

上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是1876年12區區長門羅·希思,那時候芝加哥還不是一個大城市,當市長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工作。 芝加哥論壇報報道,已故的邁克·羅伊科(Mike Royko)曾稱區長是“最低級的政治生活”。這句話或許許多芝加哥人會同意,因爲區長有很大的可能會進監獄。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位區長試圖進入更高層次的政治生活,比如競選市長。

有幾個原因導致希思的成功在146年裏沒有再次出現。

  • 區長必須放棄他們的席位來競選市長。當區長其實是個不錯的工作。它每年支付13萬美元。這是收入最高的10%。埃德·伯克(Ed Burke)從事這項工作已經53年了,他還從那些想與市議員做生意的業主那裏收取了數百萬美元的法律費用,以此來補充自己的薪水。
  • 一個區只覆蓋城市的2%。區長並沒有很強的政治基礎。
  • 近年來競選市長的區長都是現任市長的對手。出身於這樣的職位需要一個市議員進行抱怨和負面的競選活動。
  • 芝加哥區長的名聲並不好。自1973年以來,已有30多名區長被判腐敗罪。就在今年,裏卡多·穆尼奧斯(Ricardo Munoz)因從議會的進步黨團(Progressive Caucus)貪污資金而被判處13個月監禁,帕特里克·戴利·唐信(Patrick Daley Thompson)因提交虛假所得稅申報單而被判重罪,被迫辭職。凱莉·奧斯汀因受賄等待審判,而埃德·伯克因受賄、敲詐和勒索而受審。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