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让200万法国人信了佛,华人是如何做到?

与世无争的佛教,向来只渡有缘人,法国人和佛的缘分,一直到1928年9月14日才正式开始。

1928年9月14日,来自中国的高僧太虚大师,在法国马赛登陆,随后赴巴黎传播佛法。这位太虚大师,可是当代的高僧大德,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是“人间佛教”的创始人。

这里简单讲一下人间佛教,佛教在中国分为许多宗派,有净土宗,修行方式是每天念诵5000遍“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可以去西方极乐净土,因此得名。有律宗,秉持各种戒律,克制戒除心中的恶念从而达到领悟。有禅宗,由印度神僧达摩在少室山下密林中创建,顺便还创建了少林功夫,让后人可以开武校赚钱……

而人间佛教,是在民国时期才创立的宗派,主要的教义是:通过佛法去除世人的贪瞋烦恼,让他安身立命、家庭和谐、彼此友爱,享受人生的乐趣。

人间佛教后来还出了许多高僧,比如星云大师。但在1928年,这位太虚大师绝对是中国佛教界有权威的人物之一。

这样一位人物来到了法国,目的就是传教。

大师在法国待了一个多月,受邀参加了各种活动,在活动上呼吁建立“世界佛学院”、“巴黎佛教会”等等,促进佛教在法国和欧洲的发展。

虽然大师在法国受到欢迎,但这仅限于在少数法国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中,而且停留时间太短,并没有在法国社会起到大的影响,仅仅是播下了一颗微弱的种子。

法国佛教真正开始大规模传播,要等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传法者有两批,一批是越南华人,一批来自中国台湾。

法国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接纳了许多来自越南的移民,这些移民大多都是越南华人,他们因为越战和越南排华成为了难民,在联合国的安排下,被法国接收。越南华人来到法国,也带来了他们的佛教信仰,不过一开始还只是在华人群体里传播,要等到他们在法国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向法国人传发了。

先是修建了多座寺庙,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设在巴黎近郊的“灵山寺”。

另外的重要传法者,来自中国台湾。

台湾佛教在80年代迎来了跨国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在1987年 “ 解严” 后 ,在政治自由化 、信仰多元化和经济全面起飞的条件下 , 台湾涌现出大量独立于官方的佛教组织,并迅速向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华人社区扩张。 这些组织里,以星云大师建立的“佛光山”影响最大。

佛光山是第一个来到法国的台湾佛教组织,1989年 , 星云法师受邀来到法巴黎,参加 “ 净心禅寺” 的开光仪式。借此机会,他与法国华人建立了联系,并决定在巴黎设立佛光山的分支。第二年, 星云法师就派了两位弟子来法 国做准备工作 , 一年以后 ,在当地华侨的协助下,“ 巴黎佛光协会” 正式成立 。

佛光山在还巴黎修建了一座占地6750平方米的法华禅寺,目前,这座禅寺成为了整个欧洲佛教的中心,也是欧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佛寺。

这座宝刹的建筑风格,真是入乡随俗,现代感十足。

就这样,随着华人移民的脚步,在一代代传法者的努力下,法国的佛教信徒越来越多,1996年,欧洲佛教大学在巴黎建立,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班,并定期召开佛学研讨会。从 1997年以来,法国电视二台每个星期天早晨播放 15分钟的《佛教智慧》节目,不愧是欧洲最大的佛教国。

欧洲的华人移民到处都是,为什么只有在法国,能够有如此成功的文化输出呢?

其实,这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规律非常相似。中国佛教自从汉朝开始传入,到南北朝的时候开始迅速发展,这其中,与上层的知识阶层被佛法中精妙的哲思所吸引密不可分。在此之前,知识阶层只有枯燥无味的儒家思想可以探讨,和佛法相比,弱爆了。

所以才有梁武帝多次效仿释迦摩尼舍身出家的事情发生,后来梁武帝遇到达摩,沾沾自喜问达摩我这么喜欢佛法,建造了那么多寺院,是不是功德很大?

达摩回答他,没有功德,你做这些都是为自己求福,不是纯粹向佛。两人不欢而散,最后达摩一苇渡江,跑到少室山密林里创建了中国禅宗。这些非常富有哲理思辨的故事,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许多乐趣。后来宋明的大儒们也是精读佛经,甚至借鉴了佛法精髓,开创了心学。

这种把佛法当成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来学习信仰的例子,在法国同样发生。

佛教在法国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性偏强,而宗教性偏弱,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法国佛教信众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在巴黎,崇信佛教的法国人中间,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在外省的寺院和禅修中心里,也以中产阶级居多。

让200万法国人信了佛,成功的文化输出,华人是如何做到?

法国本来就是一个哲学国度,出过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笛卡尔、孟德斯鸠这些影响现代文明进程的哲学家,整个国家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所以当他们遇到了中国的佛法,自然会感到乐趣无穷。

再加上佛教的宽容性,不像某些宗教那么排外,那么多规矩,是一个最平和的宗教,接受和信仰起来不会有负担。法国人可以一边信耶稣,一边拜佛祖,并不违和。所以,佛教在法国才能迅速传播。

这就是华人为数不多的成功的文化输出,因为输出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普世的东西,而不是强加于别人身上,那么腐朽无用,只具有本国特色的东西。真正的文化,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打破种族和国度的。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