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到處都可以看到無家可歸的人, 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報告指出,芝加哥在2020年有5390人無家可歸。但’芝加哥無家可歸者聯盟”(Chicago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給出了一個不同的數字:65611人。與2019年相比,無家可歸的人數增加了12.6%。其中,超過75%的人曾暫時住在別人家裡。
芝加哥論壇報報道,造成統計數字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難以統計流動的無家可歸人口,以及聯邦機構對無家可歸者的定義。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對無家可歸的定義一般是指住在避難所或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與此同時,美國教育部在無家可歸的定義中還包括了住在一起的兒童和青年。但僅芝加哥公立學校在2019-20學年就記錄了為16,663名無家可歸的學生提供服務。芝加哥無家可歸者聯盟報告中確定雙重無家可歸標準的方法是與範德比爾特大學和哈特蘭聯盟的社會影響研究中心合作開發的。該模型使用的數據來自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這是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收集住房和人口信息的年度評估。
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臨床-社區心理學副教授莫莉·布朗(Molly Brown)說,報告中披露的人口翻倍的顯著增長突顯了此前被疫情掩蓋的住房危機。此前,許多研究人員預測疫情對住房穩定的負面影響,但2021年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數據沒有明確展示出這一點。由於一些社區沒有對無家可歸者進行統計,HUD在2021年的時間點統計又被疫情打斷。
根據該聯盟的報告,2020年,受無家可歸影響最大的是芝加哥的黑人或非裔美國人,他們占到無家可歸者總數的55.8%,占到符合住房和城市發展局定義的人口的75.9%。芝加哥無家可歸的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人數也顯著增加,從2019年的12813人增加到2020年的18272人。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