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袁頌安專欄 :《250歲 李青雲老人的養生之道》/ 袁頌安

兩年來新冠疫情不止,查看多年前抄存的資料:民國58年11月份「第33期中外雜誌」有一篇報導「250歲老人 李青雲的養身之道」的文章,文章說李老人活了250歲,雖然我是有點存疑?不過他提出來的養生 、養身之道頗有些道理。如今我抄寫出來,提供大家參考,期盼各位親朋好友大家挺過 目前全球已經有2.25億人被感染了的瘟疫,強身健魄,長命百歲。

李青雲老人說長生神仙之道初步功夫該從「清心寡慾」下手,再當行善自堅其「道」。草木根生去土則死;魚鱉沉生去水則死;人以形生去氣即死。而導筋骨則形全,剪情慾則神全,靖言語則福全。保此三全,即是聖賢。
保護五臟之法: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
動靜以敬,心火自定。
飮食有節,脾土不泄。
調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靜無欲,腎水自足。
生活起居長生之道:
冬天早上莫餓,夏天夜晚勿飽。早起不在雞鳴之前,晚起不在日出之後。心裡澄靜好像有「真人守其位」,氣定則邪穢不生於身。
日常生活之該做的:
臉要常擦,眼要常揩,耳要常彈,齒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護,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嚥,腰要常揉。
日常生活之該忌的:
早起梳頭,陰室貪涼,濕地久坐,冷著汗衣,熱著晒火,出汗搧風,燈燭照睡,子時房事,涼水著肌,熱火灼膚。
傷者一十有七:
久視傷精,久臥傷氣,久坐傷脈,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暴怒傷肝,思慮傷脾,極憂傷心,過悲傷肺,過飽傷胃,多恐傷腎,多笑傷腰,多言傷液,多唾傷津,多汗傷陽,多液傷血,多交傷髓。「貪 嗔 癡 愛」和「悲 辛 憤 怒」對健康生命之久暫影響最大。
呼吸要綿綿密密,幽幽微微,呼時應百骸萬竅一齊隨氣呼出;吸時再將百骸萬竅,隨著吸入的氣收回。
六氣:
「吹、呼、嘻、呵、噓、呬。」
心醒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 聖皆知。肝若熱時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內臟自健 自療方法:
每日子時(夜11~01時)之後,午時(正午11~01時)之前,閉眼、靜坐、叩齒、嚥津、輕唸六個字:
心臟有病,雙手交叉放在頭頂上,輕聲啥「呵」字36次。
腎臟有病,雙手抱膝,輕聲唸「吹」字36次。
肝臟有病,雙手义後腦勺骨,睜開眼睛輕聲唸「噓」字36次。
肺臟有病,雙手向後,輕聲唸「呬」字36次。
脾臟有病,雙手貼腹,咬著嘴唇,輕聲唸「呼」字36次。
胃部積熱的,仰臥瞑目,輕聲唸「嘻」字36次。
千生萬刦,只在此生,一生百年,只在此日。
不怕念起,惟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
「心性之旨」虛靜大師的三首詩:
大道不遠在身中  萬物空時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氣在  氣歸元海壽無窮
欲得身中神不出  莫向雲台留一物
物在心中神不清  耗散真精捐筋骨
元神一出便收來  神返身中氣自廻
如此朝朝併暮暮  自然赤子産真胎
孫真人入道歌:
怒甚偏傷氣 思多大損神
神疲心易役 氣弱病相縈
勿使悲歡極 常令酒食勻
再三防夜醉 第一忌晨嗔
亥寢鳴雲鼓 寅晨嗽玉津
妖邪難犯己 精氣自全真
若要忘諸病 常常節五辛
安神宜悅樂 惜氣保和存
壽夭休論命 修持本在人
君能尊此理 平地可朝真
此歌言雖俚 而其意却深
若能善參透 妙道自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