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袁頌安專欄 :《感 悟》二 / 文 :  袁頌安

本文作者袁頌安

教 子
童蒙須知序:
「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字。」

張橫渠 謂:
「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若不如此,到了長大,「接朋友不能下朋友,有長官不能下長官,為宰相不能下天下。」
誓還「盡其在我」:
時代雖有古今,道德則無新舊。舉凡能稱「道德」者,無不平等!例如有君仁也有臣忠,有父慈也有子孝,各有其義 ⋯ 道德云者,必須始於正名,依名行義。名為君,就當行仁;名分為臣,就當行忠;名為父母,就當行慈;名為子女,就當行孝;名為兄姊,就當行友;名為弟妹,就當行恭 ⋯ 不看對方,只管自己!此即「盡其在我」!必如此,才非功利主義,也必如此,才是道德;行之天下皆進,證諸萬載常新!
劉士儀 「閲微散記」:
人無盡善,物無盡美,事無盡到,理無盡全,非不盡也,天不許也。夫宇宙陰陽以生,剛柔以平,正奇以感,盈虧以行,缺陷之用,是乃天授,施於人事,殆亦治術之一藝,又何貴乎形勢之全備也 ⋯ 天網恢恢,不見其可畏。川流浩浩,不息者為可救。岫雲冉冉,不負者為可感。泉林默默,不入者為可哀。
情必近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呂心吾 語: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以天下之公心,辦天下之大事。
沈剛伯 觀點:
「凡事福禍相倚相伏,成敗二字也未易肯定。」
「歷史演變的趨勢,是一大堆事件相互牽制之後的軌跡。」
「歷史原是 偶然 的總和,其中的成敗未必有什麼意義,倒是人類由人性中肯定若干價值,值得那些歷史人物為之奮鬥,為之堅持,甚至為之拋頭瀝血。」
陳立夫:
(一)勤與惰成敗之原,亷與貪得失之林,寛與虐恩怨之府,靜與躁壽夭之徵,忍與激安危之券,滿與謙禍福之門。
(二)謀事不可不慎,見事不可不明,處事不可不公,任事不可不勇。
(三)話到快時留半句,理從直處讓三分。
(四)浩氣生於集義,壯志原為求仁。
(五)敬其所異,愛其所同,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讀者文摘 醫學珍聞
樂團指揮 長壽原因:
(一)有高度的自我滿足感,處處受人推崇,智慧和衝勁都比一般人高。醫學研究證實諸如「自我満足與受人賞識之類的心理因素,有延年益壽之效。」
(二)樂團指揮在演奏與預演時,不停地揮動手臂,可以加強他們心血管系統。
莊子:
不能容人者,無親!
陶覺:
不矜才、不使氣自然言少。不遷怒、不貳過自然心安。
子思:
屈己以富貴,不若抗志以貧賤。屈己則制於人,抗志則不愧於道。
呂德勝:
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燥心粗,一生不濟。
史典 願休集:
對失意人,不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真率銘」日本 酒井康堂 ~ 篆刻:
吾齋之中  不尚虛禮
不迎客來  不送客去
賓主無間  坐列無序
直率為約  簡素為具
有酒且酌  無酒且止
清琴一曲  好香一炷
閒談古今  靜玩山水
不言是非  不論官事
行立坐臥  忘形適意
冷淡家風  林泉高致
道義之交  如斯而已
羅列腥膻  周旋布置
俯仰奔趨  揖讓拜跪
內非真誠  外徒矯偽
一關利害  反目相視
此世俗交  吾斯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