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著華觀點

【李著華觀點: 蒙塵的獎章–國會追授獎章給非裔少年具歷史意義】

美國國會日前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眾議院一致通過一項積壓多年的法案,將國會金質獎章追授給一位名不經傳的裔少年埃米特·蒂爾 (Emmett Till) 和他的母親瑪米·蒂爾-莫布里,蒂爾是 1950 年代被白人至上主義者殺害的芝加哥少年, 生前他沒有做過任何顯赫的功績,但是由於他的冤死以及他母親執著的要找出真相激勵了非裔人士的民權運動, 所以獎章具有歷史意義!

那是在上世紀1955年,十四歲的芝加哥少年埃米特·蒂爾到密西西比州探視叔叔時突然失蹤了,三天後他的屍體在一條河裡被發現,而惹來殺身之禍的緣由只是因為他到一家雜貨店,朝一名白人女子吹了口哨而犯下了大忌遭到了謀殺,而殺害埃米特的兩名白人卻在之後的審判中被清一色白人的陪審團宣判無罪, 因此引發了美國社會的動盪不安, 但是在那個時候, 黑人的地位遠遠不如今日, 根本談不上“黑人的命也是命”, 但是後來引發了民權領袖金恩博士發表了一個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正式開啟了黑人爭取平等的先河。

然而命案發生了那麼多年,直到本世紀2004年,美國聯邦法院才決定重新審理這一淹沒於歷史半個世紀之久的慘案,2005年6月1日,埃米特·蒂爾的遺體再被挖出,官方對其進行了解剖取證,重新在其親人的目送下入土為安,隨著這一悲劇而來的還有各種爭取自由、平等的人權運動。

在埃米特·蒂爾的那個年代, 美國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 雖然奴隸已經被解放了, 但是伴隨著身份卑劣的形象, 黑人因膚色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令人難以想像,這麼多年以來, 經過無數黑人的前仆後繼, 他們在街頭的抗爭不知犧牲了多少性命,直到他們走進了議會政壇才得以翻身,不久前才去世的眾議員約翰·路易斯在生前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寫道:“埃米特·蒂爾是我的喬治·佛洛依德,他是我當初加入民權運動的動力。”

埃米特·蒂爾與喬治·佛洛依德一樣, 他們本來只是云云眾生的黑人中毫不顯眼的市井小民, 但卻因為遭到白人歧視霸凌致死而喚起了驚天動地的反歧視運動,在埃米特·蒂爾的故居, 位於6427 S. St. Lawrence Ave的破房子成為芝加哥的歷史性地標建築後,讓後人在環顧街坊的這棟建築時對歷史有一番沉思,非常具有意義,因為這個房屋緊密的連結了六十五年前一個遭受到種族歧視的非洲裔悲劇人物!

Categories: 李著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