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为什么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上进?

(芝加哥時報訊)我们之前聊了一个话题,所谓清华妈妈语录。

这个语录本身我没觉得人家有啥值得被喷的地方,为此还专门引入了熵增,熵减,生命与时间对比的概念。

自此之后,就有很多读者问我,把这语录挂在孩子床头,会不会有用?

这话让我怎么回复呢?

该不该喷是一码事,有没有用,是另一码事。

不该喷,也丝毫没有用处的事情多了去。你老板成天跟你说要把公司当家,你当家了吗?

你没有当家不意味着他不可以说。他尽可以讲,你也尽可以当耳边风,因为本就是耳边风。

回到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单单写那么几句语录为什么没有用?

往简单里说,可以很简单。改变自己的是神,企图改变别人的,是深井冰。

往复杂里说,这牵扯一个知行能不能合一的问题。

昨天我们聊了很多事儿,提问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今天我们来翻译翻译,什么是知行合一。

你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反复重申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孩子没有做到。你以为是你没有说到位,或者说,是他没有听懂你阐述的重要性。

这是你以为。

事实是怎样的?

事实是他听懂了,你说的每个字他都听懂了,都听进去了,他知道重要性,问题是,他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没有知行合一。

我们很多时候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错误的,你理解的知行合一是我让你干嘛,你觉得我说的对,你就会去干嘛。

这不是知行合一,这是你一厢情愿。

真正的知行合一非常简单,我给你举个粗俗的例子,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

你想拉屎,然后你就去厕所了,这就叫知行合一。

我告诉你拉屎的重要性,洋洋洒洒讲了一篇论文,你听完之后并没有去厕所,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便意。

努力和拉屎并没有区别。这里的努力是指脑力劳动上的努力。

你可以被强迫着去搬木头,但是你绝对不可能被强迫着去做创作红楼梦。

我逼着你写一部伟大的作品,还规定了,每天三千字,你写不出来的。

为什么?因为你知道这是一个命令,你听懂了,你甚至也知道后果,如果不写出伟大的作品,或许我会枪毙你。

但是,你做不到。

因为知道不是真知,真知需要你的主观意志的配合。

我们调侃过几次中国男子足球,我说前两个字侮辱了这个国家,中间两个字侮辱了这个性别,后面两个字侮辱了这项运动。

记得有读者说,找十一个死刑犯上去踢,赢了可以豁免,肯定能进入世界杯。

能吗?不能。

因为踢球真的不是搬砖,踢球是一项需要用到脑子的工作。

如果你内心深处不愿意踢,或者你只是为了钱,只是为了名,只是为了活下去,你是没有办法在这种需要高度身心结合的游戏中成为顶级选手的。

爱钱的人有很多,爱钱又受过绘画训练的人也很多,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齐白石;

爱钱的人有很多,爱钱又受过写作训练的人也很多,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金庸。

你以为的金庸白天写社评,晚上写小说,奋笔疾书几十年是因为他勤奋,或者说他懂得了勤奋的道理,不,你理解错了。

他白天写社评,晚上写小说是因为他有便意,他要拉屎能理解吗?

你给不给他钱,这泡屎,他都会拉出来的,无非会不会见诸于笔端。

你给他钱,他会雇一帮人,写明报给你看,你不给他钱,这些想法,依然会出现在他脑海里,只是转瞬即逝,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没有被记录下来。

所以你认为的努力,只是他蹲坑的时间很久 ,而他之所以蹲坑的时间那么久,是因为肚里有货呀。

现在你的孩子,肚子里没货,脑海里没有便意,你让他学着金庸的姿势,蹲坑再久,也无非蹲出便秘。

我这个恶心的例子举完了,大家通透了吗?

道理已经讲透了,那怎么去做呢?

很简单,你只能去做那些让你有便意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出类拔萃的话。

人生有两种目标,一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员,是工具人。你只要强迫自己去重复,你总能做到中不溜的水准。

另一种是什么?是360行,是某个领域里的分支,你做成翘楚,那就必须知行合一。

我们绝大多数父母根本弄不清自己要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第一个,很简单,强迫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

你去看理发店门口,每天早上一群男男女女的跳奋斗舞,难道是为了出现一个tony大师吗?

不,他们只是要培养一个tony老师就可以了。你能够把头发剪到标准,习惯于7117的工作时长,就已经符合培训目标了。

普鲁士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培养流水线上的工具人,苏格拉底教柏拉图,柏拉图教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教亚历山大,并不是这样教的。

亚里士多德没有能力把亚历山大教成哲学家,虽然他本人是哲学家。

亚历山大到底是个什么家,取决于亚历山大本人的便意。

我们很多时候,很多父母真正的不满在于你自己都不清楚你自己要什么。

你企图用普鲁士教育的模式培养李世民,可能吗?

普鲁士教育明明把你孩子送进富士康了,你又嫌他没出息,到底是他没出息,还是你拎不清目的?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一个人成为360行,某个分支领域里的翘楚呢?

答案是没有办法,你没有办法做到,只有他自己有。

我前面说得很清楚,改变自己的是神,企图改变别人的,是深井冰。

真正引导一个人上厕所的,绝不是论文,是便意,引导一个人行动的是他自己内心的知。就像能够引导你拉屎的,只能是你自己的便意,不会是你爸妈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写过一本材料,总结了2000多个数学公式,这是从初中开始做的,一直做到高二,有关初等数学。

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呢?目的很明显,我就是要出书的。

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我初中的时候自己想那么做。那时候我以为,你注意,我以为我会成为高考状元。

所以我预先就安排了变现途径,我从初中起就准备那份材料,就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然后顺便借自己的名气出书变现,而且那本书,高中阶段我还拿去测试过,把我们班一个班级10名左右的人,提升到了前三。

这个行动的背后,没有人要求,是我的盘算。

当然后来落空了,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我高二的时候就意识到,我们那一届出了一个大神。他往前十届,随便穿越去哪一届都注定是状元。

就这样一个人横亘在面前,我瞬间就没兴趣了。我整个高三都很颓废,基本上混过去的,后来高考也只有全省100多名。

说明什么?说明我根本就不爱学习。我另有目的,只是拿那玩意儿当工具。

有人说,一时遇阻可以想别的办法继续在原路上前行。是的,可以这样,但是我没有。

我没有说明什么?说明我在原定的领域里就不是真的知行合一。我没有便意了,怎么前行?

上了大学,我喜欢上网络。后来的某大型婚介网站,我就是当年的副站长之一。

20几年前没人知道那玩意儿怎么赚钱,我只是觉得有客户就有可能赚钱。

刚开始的时候,网站上注册的人,点击率都是个位数。为了吸引点击率,我自己亲自上阵去征婚,我那时候18岁生日都还没过。

我合成了一张绝世美男照片,佯装自己成年,写了一份才华横溢的征婚启事,结果迎来了1700多的点击量,寝室里的电话被来自各地的姐姐们打爆了。

我想干嘛?我想要吸引女客户注册,因为一个婚恋网站,只有有了免费的女客户,才会有男客户肯付费。

坚持做下去了吗?没有。我很快就放弃了。

此后的很多年,我在打游戏,卖装备,写外挂。甚至还给暴雪写过求职信,对,就是这两天上热搜,闹着要和网易离婚的暴雪。

可我毕业后并没有进入游戏行业。

我毕业之前,每件事开局都很好,行动力也很强,并没有做出结果。为什么?

因为没有知行合一呀。

就像你觉得便意来了,兴冲冲跑进厕所,坐上去才发现,肚子里没有货。

你觉得这个过程中,有谁能够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我在肚子里没货的前提下,排出来?

你注意,相比于很多同龄人,我算行动派了,至少我有过一丝丝便意,至少每次都能冲进厕所抢个坑位,赶个早集。

但这只是行动,行动不等于结果。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有了便意,冲向厕所,坐上去还得拉出来。

三要素缺一不可。

有些人是卡在第一步,他就没有便意,有些人是卡在第二步,我举的这两个没有结果的例子,都是卡在第三步。

如果你卡在第一步,接受这一切,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根本就没有想法,强迫自己有什么用呢?如果别人没有便意,你强迫别人蹲在坑上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卡在第二步,说明什么?说明你的便意不强烈呀。

我是考不过隔壁班那哥们,问题是,我还是鼓起勇气和人家打了两轮,发现胜算不是接近零,而是根本就是零。于是放弃。

很多人,只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那你那就不叫便意,你那只是白日做梦。

如果你卡在第三步,没什么,换个领域。

过去老话怎么讲来着?饭后百步走,走着走着,兴许你就又想上厕所了呗。

没谁能够做什么成什么,你这辈子做十件事,能成两三件,不错了。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