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愛爾蘭裔為何能在芝加哥的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芝加哥時報/快訊)你知道嗎?愛爾蘭裔為何能在芝加哥的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芝加哥論壇報報道,特別版祖母綠黑鷹球衣。成年男性扮演小妖精。早上9點在地板黏糊糊的酒吧。不管你是否喜歡聖帕特裡克節,這是在芝加哥最好的聚會由頭。這也是愛爾蘭天主教對這座城市巨大影響的又一標誌。

你聽說過19世紀中期的愛爾蘭馬鈴薯饑荒嗎?枯萎的農作物迫使100多萬人離開愛爾蘭,許多人來到美國尋找新的機會。愛爾蘭勞工被認為是將芝加哥從一個破舊的草原小鎮轉變為一個繁榮的大都市的功不可沒。他們幫助挖掘伊利諾和密歇根運河,連接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並在鐵路、鋼鐵廠和牲畜飼養場工作。運河工程導致許多愛爾蘭人在橋港定居,最終這裡成為戴利王朝的主場。

當其他人在19世紀中期指責移民造成了這座城市的犯罪和貧困時,愛爾蘭人迅速崛起。《伊利諾州的愛爾蘭人》一書的合著者肖恩•法雷爾認為,與其他新來者相比,他們有三個優勢。首先,他們是白人。其次,他們會說英語,這使他們能夠瞭解政治動態,並在警察和消防部門找到工作。最後,他們帶著代議制民主的背景來到美國,瞭解集團投票和建立聯盟。

從橋港到羅傑斯公園,每個一個社區中心,都有牧師作為精神導師、教師和社會工作者。芝加哥的兩所主要天主教大學——洛約拉大學和德保羅大學,都源於附近的教區。

愛爾蘭小酒館在愛爾蘭人在芝加哥的發展史中的作用功不可沒,這好像誒酒館在運河、鋼鐵廠和畜牧場周圍突然出現。如今,從愛迪生公園(Edison Park)到格林伍德山(Mount Greenwood)走過一個街區,你幾乎都能看到一家愛爾蘭酒館。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