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29日是海基會与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辦「辜汪會談」 30周年,对两岸人民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 辜汪会谈」之后,两岸正式进入和平发展期, 过去三十年两岸関係雖有起伏,但两岸的经贸及人员来往, 皆未中断,只是过去两年新冠疫情,人员来往相對减少, 但目前正在恢复中。
大陸首任海協會長是汪道涵先生(1915-2005), 他擔任海協會會長14年, 是一位特別專注兩岸和平發展的大陸涉台工作的領導之一。
在1949年以後,汪道涵曾任第一工業部副部長, 文革時期遭受迫害, 1978年正式復出, 1979年被任命為進出口委員會和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級別為正部級。 同年汪道涵向主管进出口委员会的谷牧副总理推荐江泽民为该委员会 副主任,三年后,1982年, 汪与谷牧又推荐江澤民担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后升任部长, 因而汪与江泽民的关系非常密切•
1980年9月汪道涵被任命为上海市代理市长, 4月成为正式市长。1986年市长任期届满, 汪向万里人大委员長推荐江澤民为上海市市長。
1991年汪道涵被任命为海協會會長, 他与我方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負起了从1949年以来, 两岸首次受双方當局的委託,1993年4月27日至29日, 在新加坡進行辜汪會談,並簽署4项協議。
汪會長是一位博学多闻的知識份子,2005年他辭世後, 上海市政府為他成立了一座汪道涵圖書館, 收藏了他的藏書6萬餘册,並設置研究员,專門研究两岸问题。 汪會長對两岸問題的論述,曾提出了「共議统一」與「共同締造」 概念。1990年代以來大陸對台政策,號召「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但迄今為止仍只是一個框架, 没有一套可說服台灣同意的理論,可执行的方案及措施。
大陸「一國兩制與和平統一」也没有说明统一的途径,如何统一? 统一后的两岸关系细節及统一对台湾民众有何好處?
長期以來說,大陸堅持兩岸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內戰的延長, 沒有正面去思考世界格局及兩岸關係的美國因素問題, 總認為中國強大了,台灣必定會被統一,這是非常輕率的一種思維。
汪道涵會長的平等協商,共議統一,主張不應該一方壓迫另一方, 一方吃掉另一方,一個統一的中國是要共同討論的, 一個統一的中國需要雙方共同締造的。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 一個中國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來靠兩岸同胞, 來共同締造一個更加文明、民主、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這不是一方強加與另一方,台灣與大陸同是統一的主體,是平等、 不分主次的。
汪會長在生命最後歲月,在給辜振甫董事長的唁電中,再一次強調「 兩岸之道,為和與合」。
如今兩位曾負責兩岸談判前輩,皆已離世,30年前「辜汪會談」 成果給後人的啟示,是否應深思,兩岸的未來不應為戰爭, 而應是和平,汪道涵的「平等協商,共議統一」 值得讓後人更加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