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成立二十五周年慶暨籌款晚會,善心僑領李秉樞獲頒「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芝加哥時報記者/郭笑榮/採訪報導) 致力於推動華埠社區的發展、加強居民之間凝聚力和團結合作、積極為芝加哥華人爭取權益,並鼓勵華人参政的「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於6月1日星期四晚,假芝加哥南華埠富麗華海鮮大酒樓盛大舉行成立二十五周年慶暨籌款晚宴,慶典上頒贈了七個獎項表彰對華埠社區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組織和合作伙伴,以表達這些英雄們為華埠社區的繁榮和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當晚參加的中美貴賓雲集,大家共聚一堂,祝賀「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的成功,並為獲獎者道賀。

善心僑領李秉樞獲頒「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創始人陳增華(右一)向李秉樞先生(右二)頒發最高殊榮[終身成就獎], (左二一為)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吳常義和行政主任陳本恩女士

七位獲獎者與所有參加貴賓合影

籌餐慶祝會由Valerie Chu和關翠怡(Tracy Kwan) 共同主持,頒獎典禮上;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財務長梅素蘭首先宣布與頒發由華埠社區街坊互助巡邏組織(Chinatown Neighberhood Watch) 獲得的「Esther Wong中國城社區獎」,由Esther Wong的夫婿David Wong向該組織(Chinatown Neighberhood Watch)代表Tom Lam代表接受 。

梅素蘭宣布:華埠社區街坊互助巡邏組織(Chinatown Neighborhood Watch) 起源於一群熱情的社區成員,對我們社區安全的關注開始了他們的一項使命,他們教育居民和企業瞭解舉報犯罪和與鄰居合作維護社區安全的重要性。 Esther Wong 社區獎證明了他們堅定不移的承諾,並表達了我們對他們為我們社區的安全和繁榮所做的貢獻和深切感謝。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創始人陳增華會上致詞並頒發五位「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致答謝詞感謝社區人士長年支持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秘書長June Moy介紹董事会成员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財務長梅素蘭宣布與頒發由華埠社區街坊互助巡邏組織(Chinatown Neighberhood Watch) 獲得「Esther Wong中國城社區獎」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行政主任陳本恩致詞介紹該聯盟的主要成員暨感謝贊助商家及個人

随後由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創始人陳增華先生親自宣布頒贈今年的五位「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分別為:「改變芝加哥」(CHANGE Illinois)、「芝加哥亞裔正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 Chicago)、第25區區長盧漢仕(Byron Sigcho Lopez)、第28區區長賈森 C· 厄文(Jason C. Ervin)以及第36區區長吉爾伯特·維萊加斯(Gilbert Villegas)。

由華埠社區街坊互助巡邏組織(Chinatown Neighberhood Watch)Tom Lam(左二)代表接受獲得「Esther Wong中國城社區獎」, 由Esther Wong的夫婿David Wong (右二)頒發

「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芝加哥亞裔正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 Chicago)

「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改變芝加哥」(CHANGE Illinois)由Ryan Tolley(右二為)代表接受

「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第25區區長盧漢仕(Byron Sigcho Lopez)(左二)

「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第28區區長賈森 C· 厄文(Jason C. Ervin)(中)

「陳增華華埠夥伴獎」(C. W. Chan Chinatown Partner Awards) 榮獲者:第36區區長吉爾伯特·維萊加斯(Gilbert Villegas)(左二)

今年的「終身成就獎」(Life Time Achievement Award)頒發给李秉樞先生(Raymond Lee),李秉樞是芝加哥僑社的善心人士,他於1950年隨家人從中國來到芝加哥,當時才是一名15歲的少年,在過去的七十三年裡,他的傳奇生活故事與芝加哥華埠社區的歷史繁榮緊緊交織在一起。

「終身成就獎」(Life Time Achievement Award)頒發给李秉樞先生(Raymond Lee)(右二)

李秉樞曾接受會計培訓,也是一位具有無限能量和熱情願景的華人社區領袖,他於1970年和妻子Jean創辦了家庭雜貨業務,將其發展成為中西部最大的亞洲食品分銷帝國。他利用自己的商業成功豐富了他所熱愛的社區,並在改變中國城的繁榮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芝加哥華埠發展公司(CADC 1985-1995)的主要負責人,李秉樞領導了華埠廣場項目的完成,該項目成為芝加哥華裔社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擴展計劃。

李秉樞先生致詞

作為芝加哥華商會的創始成員、前會長和董事長,李秉樞於1988年被市長尤金·索耶任命為芝加哥公園區域委員會委員,並於1989年被市長理查德 M 戴利任命為芝加哥教育委員會委員,這為他提供了機會,成功倡導了譚继平公園(Ping Tom Park)和新的興氏小學(Haines School)創設。

貴賓合影: 左至右起: 庫克郡郡長Toni Preckwinkle, 第36區區長吉爾伯特•維萊加斯(Gilbert Villegas), 伊州第廿四區眾議員馬靜儀(Theresa Mah)

貴賓合影由左至右起: 華人諮詢服務處CEO劉國華(Paul Luu), 庫克郡郡委John 戴利, 第11區區長李惠華(Alderman Nicole Lee)

芝加哥第11區區長李惠華(中)向兩位獲獎區長道賀

數十年來,李秉樞免費擔任華埠停車公司的經理職務,不僅為華埠商業核心區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還定期支持社區的非營利組織,並及時提供社區需求的積極資源,如安全、保安、衛生等。

獲頒獎者與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成員合影

4位區長由左至右起: 第36區區長吉爾伯特•維萊加斯(Gilbert Villegas), 第11區長李惠華(Nicole Lee), 第28區區長賈森 C• 厄文(Jason C. Ervin), 第25區區長盧漢仕(Byron Sigcho Lopez)合影

李秉樞在華人社區的社團組織中十分活躍,是一位慷慨的慈善家和支持者,是芝加哥華埠博物館的關鍵贊助人,因為他捐贈了樓業,這個博物館以他的名字命名,李秉樞曾擔任芝加哥李氏公所主席,也是華諮處(CASL)的董事會成員。

貴賓合影由左至右起: 總領館張軍鵬組長, 前芝市長社區外展專員梅博文, 獲獎者「芝加哥亞裔正義促進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 Chicago)代表, 義警團團員Don Don, Tom Lam, 總領館曹洁領事, 美亞健康協會主任劉紅, 餐館協會會長鄭時垣

貴賓合影: 台北經文處洪中明副處長(中), 華商會前會長梅施美英和梅楹仲夫婦(左二一),DuPage County議員Lucy張(左三), 林家銘秘書(左三), Jessica Sewell-Tammy Duckworth,合影

芝城華商會貴賓, 李建明夫婦(左二三), (右一為)華商會董事/香港會會長陳健明

李秉樞在受獎後上台致詞表示,他很榮幸和謙卑地接受這個具有聲望的獎項,自從他在15歲從中國來到芝加哥後即非常喜歡唐人街,所以在這裡住了73年。李秉樞說:「唐人街當初是一個孤立的小社區,只有幾家餐館、禮品店和雜貨店。 唐人街的總面積是從第22街到第23街,介於Wentworth和Princeton之間。那個時候,我已經很希望有人能來這裡擴大和發展唐人街。」

女嘉賓們合影(右三)為馬靜儀眾議員, (左五為)李惠華區長, (中為)DuPage County議員Lucy張

貴賓合影: (中為)梅博文前市長專員, (右三為)華聯會理事長鄭征, (左三為)總領館張軍鵬組長, (左一為)曹洁領事, (左二為)滿素潔校長, (右一二為)北師大校友會副會長汪老師及書畫音槳舞蹈培訓中負責人何兆裘

美亞健康協會成員與國會眾議員馬靜(左三), DuPage County議員Lucy張(右四)等貴賓合影,(左二為)行政主任劉紅, (右三為)董事長劉烱玲

華裔企業家黃先生和父母及小女兒參加盛會合影

贊助單位21世紀地產同仁及香港會會長陳健明(前右一)等人合影,(二排右二為)21世紀地產黃先維總裁

餐會貴賓: 華聯會理事長鄭征(右),常務副主席何達權(左)

貴賓美亞健康協會同仁

貴賓合影:前排右一二為第25區長盧漢士夫婦, 後排右起為: 梅楹仲中華會館前主席, 台北辦事處洪中明副處長, 21世紀\黃先維總裁, 陳本恩主任, 林家銘秘書, DuPage County議員Lucy張, 梅素蘭財務長, 華商會梅施美英前董事長

貴賓合影(前左二起: 鄭時垣會長, 陳增華創始人, 徐婕雯主任, 25區長盧漢士夫婦,梅素蘭, 陳經理, David Wong等人合影

李秉樞說:「1982年的一天,譚继平先生來到我的辦公室,邀請我加入他的行列,成為芝加哥華商會的創始成員,他是華商會的第一任會長,我是第二任會長。當我在華商會的時候,我為唐人街建了兩個停車場,一個在Archer Ave的南側,一個在Archer Ave的北側,每個都有大約300個停車位,總共有600個停車位。在將其移交給新管理層之前,我管理這些地塊超過32年。停車場產生的利潤被用來為唐人街建設基礎設施。我將街道照明改為LED燈,使其更亮。為了我們的安全,我雇了下班的員警在唐人街巡邏。我還雇了看門人每天打掃唐人街的街道。 為了我們的安全,我安裝了高清攝像頭來監控我們的街道。我還在Cermak Ave旁邊的停車場建造了九龍牆,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任何超額利潤都用於補貼我們唐人街社區的非營利組織。」

贊助單位21世紀房地產同仁

李秉樞最後提到:「我被索耶市長任命為芝加哥公園區專員,我得到了建造譚继平公園的錢,我也由戴利市長任命為芝加哥教育委員會成員,我還獲得了建造興氏小學的資金,我用自己的錢買下了華埠博物館大樓,並給了他們大量資金開發一樓展示廳,二十年來,我一直資助博物館的運作費用。隨著譚继平的英年早逝,我接手了唐人街廣場項目並完成了它。我要求市政府將唐人街公園命名為「譚继平公園」以紀念他,我很高興看到芝加哥唐人街正在蓬勃發展,是美國最好的唐人街之一。」李秉樞致詞後全場嘉賓起立為他的付出報以久久熱烈的掌聲。

徐賽嫦律師(右)和 DuPage County議員Lucy張(左)合影

劉紅主任和張秀賢女士合影

在籌餐會上,還有精彩的表演節目,包括了銀河舞蹈團的舞蹈演出、小提琴演奏及洞蕭的表演,向現場觀眾展示了華埠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藝術才能。

何達權副主席(左一), 方燕輝會長(右一), 周群厚主席(左二)及至德三德女職員合影

貴賓合影:汪老師, 何兆裘,滿素潔及友人,後排為孫校長,林寶嫦主席及友人合影_

舞蹈表演

洞蕭表演

小提琴演奏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成立於1998年,致力於促進華埠社區的發展、文化交流和多元共融,多年來;該聯盟通過舉辦各種社區活動、推動基礎建設和提供社會服務,不斷增進了華埠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福祉,這一次成立二十五周年慶特別進行一個重要的籌款活動,旨在支持聯盟的工作並籌集資金用於華埠社區的發展項目,這次的慶典更是結合了對過去歷程的回顧和對未來發展的展望,讓華埠社區的每一位成員都感受到了這個里程碑時刻的重要性。(芝加哥時報記者/郭笑榮(Judy Lee)/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