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案》(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已分別於6月21日在美國眾議院,以及7月18日在美國參議院,透過口頭表決,獲得一致同意無異議通過。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案》(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已分別於6月21日在美國眾議院,以及7月18日在美國參議院,透過口頭表決,獲得一致同意無異議通過。
7月13日德國聯邦政府以《China-Strategie der Bundesregierung》(Federal Government Strategy on China)為題,同時公布德文與英文譯本之德國聯邦政府對華政策;由於德國本身為歐洲大國,並且就歐盟會員國來說,確實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因此本份政策文件自然受到多方矚目。
https://www.defense.gov/News/News-Stories/Article/Article/3171173/dod-establishes-arctic-strategy-and-global-resilience-office/ 美國國防部發佈新聞稿,宣佈新設主管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政策官員,與該職缺配套之行政單位為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辦公室(Arctic Strategy and Global Resilience Office ),而該辦公室政策主管官員為副助理部長層級之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rctic and global resilience,該職缺首任官員為Iris A. Ferguson女士。
八月初因為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訪,北京針對臺北刻意在臺海周邊舉辦軍事演習,就應對情勢整體策略基調來說,可以「文攻對美、武嚇對臺」加以定性定位。 觀察兩個強權管控情勢應對過程,北京與華盛頓雙方顯然對於共軍在臺海軍事演訓活動如何發展,具有某種程度默契;但到底是否曾經達成任何暗盤交易,吾人無從得知。但呈現在眼前客觀事實卻讓臺灣鄉親理解到,美軍海空兵力面對共軍高調演訓,確實是透過兵力活動與部署態勢,顯現出裹足不前有所顧忌。
張競為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國外訪團來台拜會行程是在臺灣觀察政治人物行情,並且評斷其未來市場發展潛力所須關注重要單元;但就此項政治分析方程式來說,其中包括多項變數,確實值得政治觀察家與國際情報分析者掌握理解,從而獲致更為精準判斷結論。
https://sputniknews.com/20220708/how-chinese-military-applies-psy-op-tactics-to-counter-us-visits-to-taiwan-1097117400.html 報導轉述張競觀點如下: “There are three major channels to deliver political signals to Taipei,” explained Dr. Chang Ching, a research fellow from the Taiwan-based Society for Strategic Studies and a lead military expert […]
7月5日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發布新聞,負責主管中國大陸對美全面經濟對話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進行視訊通聯。
從6月13日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覆彭博社記者詢問時,針對美國將臺灣海峽稱為「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表達異議,並且直言該辭語並不存在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條款內容。
編按:停泊在江南長興船廠的福建艦。(網絡圖片) 6月17日中國大陸編號18並且命名為「福建」之首艘003型航空母艦正式下水,在該艦建造過程中,由於其構造型式與彈射系統,對比前兩艘航艦遼寧艦與山東艦都有突破性變化,因此各方評議與討論內容相當豐富。不過就籌建航母戰鬥群兵力來說,相當重要之航艦與配屬護航支隊基地,到目前為止,顯然未來發展態勢尚未明朗,在此列出下述幾點意見,期能提供各方參考。
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在6月13日報導指出,習近平依據其擔任中央軍委主席職權,簽署命令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新聞報導同時說明該綱要內容共計6章59條,並於2022年6月15日開始施行。
本月12日彭博社報導指稱,中國大陸解放軍高層近期在與美國國防高層對話中,多次遞交聲明,反駁華盛頓將台灣海峽稱為國際水域之觀點,因此引發拜登政府擔憂。
日前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正在研議,派遣防衛省文官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任職,以便提升雙方軍事交流協調關係。儘管此項傳聞並未獲得任何日本官方機構證實,特別是主管外交事務之外務省,面對報導毫不理會,但台北政壇以及某些研究日本政情與軍事戰略之相關學者,卻將其誤解成將派任自衛隊軍職官員擔任武官,並對此發出甚多臆測論斷,甚至還胡亂猜測是否會派高階將官來台擔任該項職務。
6月1日晚上8時30分行政院召開「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重大成果記者會」,並刻意在記者會場背板標題上加註「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th-Century Trade)英文名稱;隨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以及美國在台協會隨即在幾近同時發出新聞稿證實此項貿易協商進程,台與華盛頓貿易談判主管機關在雙方涉外代表機構協助與支持下,順利達成此項外交成果,確實值得肯定。
有位西方媒體朋友問我對於俄烏衝突感想;我回答說:「依據目前西方社會難容異見氛圍下,我的想法恐怕是政治極不正確;您問我也是白問,因為您的媒體絕對不會刊登我的觀點。」下面是我的拙見,不知您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