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今天發生的 15 件大事與頭條要聞

其實,在不少歐美國家,走出樓門就是公交車站。有報道稱,“股神”巴菲特的住宅也沒有圍牆,沒有鐵門,更不是大院子。只是一棟灰色的小樓,緊挨著旁邊的馬路。
惠特邁競選市長助選餐會 早在年前接到多年好友吉吉李之電話, 談到她多年之老闆德州參議員惠特邁有意競選休斯敦市市長,並希望我們能支持。 經過多次和參議員之交流 ,我們深感他應該是合適人選, 並決定於六月二日舉辦一次大型之助選餐會, 所不同的是由參議員買單請客。
(芝加哥時報快訊)在疫情過後,去年2022年遊客終於回流啦,芝加哥迎來觀光業的巨大復甦,去年,近四千九百萬名遊客湧入芝加哥,這是自COVID-19疫情以來該市接待業的巨大復甦。然而,要實現完全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市的旅遊部門預計要到2025年才能達成。
中国大概没有哪座城市能逃开“美食荒漠”这个梦魇了。 一场以地图为靶的美食荒漠“无差别攻击”,正在针对全国大小城市展开。人流量大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自然是众口难调;经典的旅游城市,大理、丽江、厦门也频频被吐槽。
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时候。 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机构的问卷调查:“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 美国孩子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
並非所有第三方薪資服務商都是一樣的。一家值得信賴的合格公司可以幫助確保企業安全和稅務合規。一家不可靠或欺詐的公司可能會導致存款丟失、盜竊或稅表未被提交。
当中巴车司机突然开始讲贵州话,那种文艺片的感觉就溢出来了。 贵州给远方的印象一贯是斑驳的、亲切的、家长里短的、连绵起伏的,纪录片《四个春天》把相机架在群山与屋瓦灶台之间,拍摄日出与日落、春去又春来,导演的父亲用贵州话说:“风光在险峰。”
(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的富人非常担憂治安不好,其中一位最富有的人有一項計劃,希望能夠讓其他的CEO幫助他打擊暴力問題。該人名叫詹姆斯·克朗(James Crown),他正帶領這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策略,要求CEO們為數千人提供工作機會,以在未來五年內將芝加哥的謀殺案件數量減少到每年不到400起。
小院改造过程中,李野野和丈夫成了瓦工、木工、水泥工等,他们手工打造了壁炉等家具。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有一处面积不足14平方公里的海岛,虽四面环海,却并未完全失去与陆地的连接,海岛南部有一座全长500余米的桥,这座桥是岛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
美國政壇耆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迎來100歲生日,作為一位重要的職業外交家與思想家,雖然他的爭議很多, 但在20世紀國際政治舞台上季辛吉扮演了關鍵角色, 他的百歲壽辰代表了他在身體與外交上卓越的成就。
(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的新市長布蘭登約翰遜(Brandon Johansson)表示,國殤悼念日期間芝加哥發生的暴力事件是「難以容忍」,帶來了「令社區深受痛苦和創傷」。
(芝加哥時報快訊)一座由知名華裔建築師王彥鈞於1970年所設計建築的住宅因為屋主瑪麗·約翰遜一因為丈夫逝世而罕見地首次出售,這座位於伊州奧林匹亞菲爾茲市(Olympia Fields)的三居室房屋於6月1日上市,售價僅為39.9萬美元。
(中央社安曼1日綜合外電報導)約旦王室今天舉行王儲婚禮,除了美國第一夫人及多名歐亞王室成員將出席,英國王儲威廉王子夫婦也是意外嘉賓。新娘有沙烏地阿拉伯王室血統,可助強化約旦與沙烏地關係。
(芝加哥時報記者/郭笑榮/採訪報導) 為了表彰亞太裔對伊州之貢獻,伊州州務卿辦公室暨州務卿詹雅斯亞裔事務顧問委員會特別於今天( 5月31日)假芝加哥中國城萬濠酒樓舉辦慶祝亞太裔傳統月(Asian/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活動,除了邀請各裔代表參與盛會外,州務卿詹雅斯(Alexi Giannoulias)特別頒佈公告書訂5月為”伊州亞太裔月”, 並由伊州眾議員馬靜儀代表亞太裔社區接受,州務卿亞裔顧問委員會主席馬森柱、來自兩岸的官員–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趙建總領事、僑務組長張軍鵬、駐芝加哥臺北經文處副處長李唯誠、領務組長舒俞敬以及僑學各界代表都出席了盛會,見証了榮耀的時刻,第11區區長李惠華因為參加芝加哥市議會的重要會議而不克出席。
(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市長布蘭登·約翰遜(Brandon Johnson)正努力使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實施的允許餐廳在室外服務顧客的規定成為永久性措施,這是他首個任期內助力餐廳經營的整體努力的一部分。
領袖人才 從小做起 外孫女張文綺上週帶回一張學校的全勤和全A之獎狀, 我們立即以百元美鈔獎勵 ,她也欣然接受並答應會繼續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轟動一時的加州矽谷血液檢測初創公司創辦人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詐騙案經過漫長審判與法律訴訟被定罪11 年後,她終於到德州入監服刑, 當她步履蹣跚進入監獄之際, 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這一位曾經充滿了美麗願景, 企圖以血液檢測技術改變人類生命的傳奇女子只因使用了欺詐手段, 騙取了投資人資金, 並誤導患者’之信任, 最終東窗事發, 她的入獄標誌著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不僅重創了生技產業, 也讓人們對於商業倫理和創業精神重新思考要如何去推動與建立更誠實和負責的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