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與老子的感應
我不是文學與哲學領域的學者,不過很奇怪,一談到《道德經》, 很直覺對通行流傳的王弼注版本不感興趣。 很多次告訴自己要靜下來,應該耐心讀一讀, 於是翻閱流傳市面的道德經,可總是給我一種莫名的排斥感, 也產生一些困惑。直覺就認為通行本道德經錯誤很多,不值得讀, 但是此種感覺不能對外講,因為我不是研究老子的學者。但是, 何以來大陸就會買一些老子思想與考證的書,自己也說不上來。
事件就是開始於2015年初三月吧,每每在清晨朦朧之際, 自然而然就有一些老子道德經的訊息進入腦子,句句非常清楚, 似乎故意放入我的腦中,原本不以為意, 因為我不是研究哲學史或老子思想的學者。有時只好趕快坐起來, 記錄下來。有時,我覺得蜂擁進入腦子的訊息是老子親自口述的, 但也不知道為何會如此?
終於有一天,突然不自覺地,老子形象又出現了, 有一股意念出現在腦中,似乎傳輸著“替我重寫”的念頭。 當時我想,我又不是哲學學者,如何能寫?但有一天清晨,曚昧中, 這個來自老子的訊息告訴我, 必須幫他還原當年書寫五千字的真思想。
我從來沒有研讀過道德經,因為對通行本的內容感到格格不入, 卻沒有想到三年後的2018年2月就出版《老子不為(讀四聲)》 。怎麼可能?事實上我是透過“訊息傳輸”的過程寫作的, 在過程中原本難懂的一些古文字句子, 突然就很自然清楚地呈現出本意, 自然而然知道要如何用現代話詮釋, 這些都不是我自己辛苦研讀道德經數十年的理解,全是自然產生的。
我相信,這正是老子在宇宙高維度時空中傳輸給我的訊息。甚至, 在這之前根本沒有人說過要用中原古音“河洛話”來讀老子, 兩岸學者也都是用普通話在讀。但是,在傳輸給我的過程中, 經常自然出現用河洛話頌讀的指示,由於我是地道臺灣人, 以前研究佛經時也順便研究過古漢語, 因此自己用台語一讀老子文字,韻味全出,意義全明, 令自己也拍案。
數十年來出版生涯,從來都沒想過要寫一本有關老子的書, 因為我不是此領域的研究者,因此《老子不為(讀四聲)》 的出版並不是在挑戰當今的哲學界, 也不是挑戰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 我只是一位被宇宙高靈傳輸訊息的人而已,只能如此說:「 老子之存有(Being of Laozi)透過我,只是要還原他當時寫作五千言的本意, 希望此後世人別再讀錯道德經,對他產生誤解。
二、老子如此說
老子傳給我幾個重要思想,都是劃時代的:
老子:呂尚呀,汝有否想過,吾與悉達多太子、孔丘三人, 相差20歲之內,吾等皆為同時代之人哪!
呂尚:是的,在我閱讀古代文哲史時, 就想到您老大約出生於西元前571年。 悉達多太子也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 大約出生於西元前560年的當今尼泊爾。 孔丘大約出生於西元前551年的山東曲阜。算一算, 您老年長悉達多11歲,悉達多年長孔丘9歲。 可以說您們就是同時代的人。
老子:那麼道學、佛學、儒學三者,從當時影響全球人類迄今, 在地球上,無其他學問能比。此為歷史巧合?亦或天意安排?
呂尚:我絕對相信此種空前絕後的偉大思想, 絕不只是您們三位的個人修為, 也絕不只是您們三位的人生體悟而已。因為您們都沒有師承, 沒經過他人指導,卻能在東方留下千古不易的偉大思想!
我堅信您們三位的偉大思想,必然有大家所未知的來處, 我研究飛碟學及宇宙文明已有40多年, 堅信您們的智慧來自宇宙更高等智慧體的傳輸, 這是宇宙留給地球人的曠世大禮!
老子:哈哈哈哈,汝懂汝懂。故吾找你正是有畫時代意義。 現今流傳之通行本道德經,非吾原來之版本,篡改太多,誤植太多。 汝要幫我還原原本之思想,還原我講之宇宙真理, 此為你們當代人之大事!
呂尚:但我非哲學學者,也不是宗教學者,如何承擔?
老子:呂尚呀,勿妄自菲薄。 就是因為你不是傳統哲學界與宗教界人士,我才會找你呀。 我的學說必須透過你的宇宙生命科學、量子思維等認知, 方能真實還原吾當時撰文之本意。
呂尚:惶恐惶恐。
老子:後人把道德經當做道教學說,但吾所處當時根本沒有道教! 道教是東漢以後之事,當時佛教傳入,一些方士在外來宗教影響下, 把吾之學說和巫術揉合起來,逐漸發展,才成了道教。 道教不等於道學呀!宗教界也搞錯太久了。
呂尚:是的是的,本末倒置了。
老子:不少後世學者習慣引孔丘《易傳》中之“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來妄稱我的“道”是“形而上之道”, 這也錯了。孔丘學說是在吾之後方才成形的,我寫在他之前呀。 我講的“道”不在萬物之上,不在萬物之下,也不在萬物之間, 而是充沛於萬物之中,並無上下無對立無內外, 而是無所不在之存在。後世學者錯矣!
呂尚:這我就不敢批評了。
老子:還有,後世學者常將吾之思想說成“老莊” 實在是不懂吾亦不懂莊子呀!吾兩之思想是在戰國時期形成, 在當時是不同之兩派學說,當時之人無人會認為我們的思想相同。 到了魏晉南北朝,清談學家將吾兩人之思想放在一起,胡亂解譯, 使得後人以為“老莊”思想是在一齊的, 卻永遠見不到吾思想之真義了。
呂尚:原來“老、莊”兩字連用也是錯誤的。 那學界不是錯誤太多了嗎?
老子:故,吾若是找學界之人來還原思想,有用否? 要推翻他們一生之研究,誰有此膽量?吾找你方能幫我還原真相呀!
呂尚:我還是惶恐。
老子:吾在宇宙高維世界觀察汝很久了,理工背景出身, 又懂天文學宇宙論,又學習過相對論、量子物理, 不僅有自然科學理論基礎,又喜歡國學,能用文言寫文章, 又研究宇宙生命學、心靈科學,你的學術領域跨越很多學門, 又都有著作證明,旁人莫能及,何必惶恐!
呂尚:這……!
老子:還有,後世學者把吾之文字當做高深哲學思想在解釋, 也是錯誤的。
呂尚:難道不是嗎?
老子:當然不是。後世學者依據王弼版本,篡改誤字極多, 因此無法解釋,便認為吾之思想很高深,全然不是如此, 吾是用當時語言寫出讓人人淺顯易懂易行之文字而已, 怎麼會是高深哲學思想?
呂尚:這我也時常在想,您老應該不是在標榜高人一等的哲學思想, 而是在寫非常淺顯的做人處事以及讓大家能懂德與道的文字, 這樣才有流傳萬古的意義,不然寫成高深難懂,要靠別人詮釋, 就會融入別人的思想,有時意義會被誤導。
老子:吾當時一氣呵成,先談做人最基本之“德”,再談做人、 做事,然後談“道”、聖人、治國,此為吾之思維順序, 亦無分成81章。後世儒家篡改吾之文字,又胡亂編一通, 變成後世的道德經,把我扣上“無為、消極、不爭”,錯矣錯矣。
呂尚:是的。也造成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讀此書, 都覺得道德經很難懂,不知在講些甚麼。
老子:所以,吾才要汝來做還原工作呀。今天起, 不用理會王弼注通行本道德經,吾告訴你真正之文字與順序, 汝要幫吾還原並詮釋,還吾之正確思想。
呂尚:是,是。
老子:我早說過“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並不難懂呀。
呂尚:是的,是的。
三、先舉二例
大家幾乎都聽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 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通行本道德經的名句, 就是錯誤的句子。
老子原本寫的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如右圖, 這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挖出的戰國時代竹簡老子上的句子。
因為漢文帝劉恒時期,河上公寫《老子章句》時,他認為“也” 字是語尾虛字,將整部老子的“也”統統刪去。 而且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恒的名字,把“恒”字都改為“常”, 所以寫成“道可道,非常道”,都被後世解釋成“道是不能講的, 不是永恆不變的道”,是否定句型。
戰國楚墓竹簡老子,沒有避諱漢文帝劉恒的名字, 考據成書年代約在戰國中期約2300年前,<德>在前,<道> 在後,上面刻著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原意是說“ 道是每個人都可以講的,但每個人所講的並非是那個宇宙永恆的道” ,是肯定句型。
第二個例子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通行本道德經寫“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是斷句錯誤的句型。
依據北京大學所藏的西漢竹書赫然發現刻的是“道生一⺀,生二⺀ 生三⺀生萬⺀物⺀ 負陰抱陽,中氣以為和”。
“一二三萬物”五個字的後面是“⺀兩點”,依我們寫字習慣, 後面帶兩點的是代表與前一字相同,因此沒有標點的完整句子應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物物負陰抱陽中氣以為和”, 加上標點應該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物物, 負陰抱陽,中氣以為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樣句型描述出道的發展是單一的、直線的、僵化的。然而“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萬物物” 這樣的句型描述的道是活潑的、寬廣的、揮灑的、開拓的。 這才是宇宙大道呀。
從大家最經常聽到的這二句,就可以看到通行本道德經的謬誤了, 北京大學學者樓宇烈教授在校釋王弼注本時,也說:“ 道德經一書在其流傳過程中不斷有後人增刪、意改,而在其傳抄、 刊印過程中又時有衍奪錯植等發生, 從而形成了道德經一書極其複雜的版本問題。”
陸續被發現的帛書本與竹簡本, 在時間上都比通行王弼本更接近老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 依大陸學者羅勤先生說:“越是接近原書時代所刊刻之版本, 由於其翻刻的次數較少,錯疏也少,因而所翻刻之書的保真越可靠。 ”
高明教授也說:“近古必存真,因而較多地保存老子原來的面貌。” 這些更古版本的出土,幾乎完全彌補了通行本的缺失, 也澈底還原了老子思想的原貌。
四:通行本與老子原文的若干比對
通行本:“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
老子原文:“我恒有三保: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事長。”
老子的三條寶貴美德,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不傲。這三條都「 做在天下人之先」,這是積極進取的人生,不是現行的消極的“ 不敢為天下先”。
通行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辯, 辯者不善。”
老子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差異在第五六句,老子是說:“善良的人不多,多的是不善良的人” 。被通行本改為“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在說“善良的人不辯論, 辯論的人不善良”,沒有這回事吧。
通行本:“死而不亡者壽”,死亡就是死亡,不會有“死而不亡” 的人吧?老子原本寫的是“死而不忘者壽也”。 右圖帛書乙可以看出第四個字是「上亡下心」的字, 老子本意是說人雖然死了,但是大家不會忘記他,方是長壽呀!
通行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是大家熟悉的句子,也不對了。 老子是說“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弗”是象形字, 指一條繩子捆著兩個木條,意指“矯枉、校正、有所約束”,所以“ 弗言”真正意思是指“有所約束地發言”,不是“不言”。而“ 弗知”指“言之者的認知有局限性”,並非指“說的人不知”。 整句的本意是“真正有知的人會謹慎發言,不會信口開河。 發表觀點的人即便言之有理,也難免有其局限”。
通行本:“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竹簡上的句子是“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是指萬物“同時”生於有與無, 是一個過程。不是指萬物“先生於有,再生於無”的的兩個過程。
通行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返。”
老子原文是:“有狀昆成,先天地生,寂穆,獨立不亥, 可以為天地母。不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 曰筮筮、曰遠遠、曰返。”
這是在描述宇宙初始的能量“狀態”,宇宙形成之初還沒有“物”, 符合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初始能量態,所以是“先天地生”。 它是沒有聲音的!沒有形象的!獨立存在,無邊無際, 可以是天下萬物之母。老子不知它叫什麼,便稱之為“道”, 勉強命名為“大”,“道”是無形(筮筮)、無邊(遠遠)、 無所不在(返)!。
通行本:“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原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是說,“道比天大、比地大、比人大、也比任何地方都大。 宇宙中有四種大,人居其一。所以人的存在也是很偉大的。 但是人必須要效法地、傚法天、傚法道、傚法自然這四者。而不是“ 人只要傚法地,讓地傚法天,讓天傚法道,讓道傚法自然”。
右圖是郭店戰國楚簡刻的“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在“ 地、天、道”三個字下面打上兩點,表示與上一個字相同。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重複字用法,在《詩經》 裡也經常讀到,這正是當時說話的習慣,例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悠悠蒼天…楊柳依依…雨雪霏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現在的台語還保留很多中原河洛話的重復句型。
通行本:“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這幾句讓學者頭痛, 何以老子會有這種違逆常情的句子?原來老子正確文字是“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 ”
古代“案”與“安”通用,是一種“安有(怎麼會有)” 的問句型式,通行本統統將“安”字去掉,將反問句變成肯定句。 意思全反了。
我花了很長時間仔細比對湖北郭店戰國楚簡、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 乙本、西漢竹簡、通行本, 確實可以說通行本道德經全然失去老子原文的意義。 從1973馬王堆漢墓帛書出土經過四十多年以來, 相當多的海內外學者比對更古版本並研究之後, 證實了現今通行本道德經謬誤極多。 使得老子原來的思想體系遭到後世扭曲、嚴重破壞。 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百度知道”裡面的“是誰篡改了老子的道德經”說:“ 如果道德經被篡改得到證實, 那麼這說明我們已經誤讀了道德經幾千年, 自古以來以道德經為道家經典修煉的人自然也走偏了方向, 其中蘊涵的思想更是被錯誤的傳達了幾千年, 影響了多少國人的思想,也深刻地影響了我國文化的某些內涵。…… 試想,如果我們闡釋的老子思想來源於篡改過的文本, 那幾千年來各種道德經的闡釋和注解還有什麼價值呢?”
是的,這也是我從來對通行本道德經不感興趣的所在。
五、補述
2018年出版《老子不為(四聲》以來,打動了很多年輕人的心, 他們說以前聽不懂老師的解釋,現在一看這本書就懂了。 也有在高中教道德經的老師,用我這一本當教材,講解就很輕鬆了。
經過三年,此實體書在台灣絕版了,只剩下電子書。 然而很令人遺憾的是在大陸有很多盜版,作者與出版社都在台灣, 也無法取締。
不過在2021年中,老子又傳來訊息說, 必須有個將各個版本做一句一句比對的工作, 讓讀者能夠清清楚楚看出異同。於是我又花了好幾個月, 用表格方式將「老子原文、戰國楚簡、漢墓帛書甲本、乙本、 西漢竹簡、通行本」做了詳細比對, 目前正在漢聲出版公司進行編務,應該會在今年中出版! 這是重新閱讀道德經真精神的機會,也是徹底明白老子思想的機緣。 在此祝福有緣的全球華人!
(這一本將來也想出版英文版、德文版,甚至法文版、西班牙文版。 讓全世界喜歡老子思想的人,能夠對道德經有個新認識。)
Like this: Lik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