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頌安專欄

袁頌安專欄 :《家父  國祥公在大陳島追隨  胡宗南將軍的追憶》/ 文 : 袁頌安

2020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見中國時報 「疾風勁草 胡為真為父爭一口氣」的報導。是國安會前祕書長  胡為真資政的新作:《疾風勁草  胡宗南與國軍在大陸的最後戰役 1949 – 1950》。還原歷史全貌,探討戰役的功過。

胡資政並敘述母親葉霞翟太夫人,對父親胡宗南將軍在大陸最後戰役,有致勝的計畫,致勝的條件,卻沒有致勝的環境。因此有「痛心疾首 刻骨銘心」之痛。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兼任研究員 呂芳上 指出,當年康川地區幸好有胡宗南將軍率軍一路阻擋,才讓國軍有餘裕安排國府續命,共軍也因此來不及「解放」台灣。
胡宗南將軍,義無反顧投入了一場明知不可為的戰爭,甚至引發了監察院的彈劾。但是老總統  蔣公知道胡將軍是奉命行事,加以維護。胡為真資政以各式史料佐証,剖析在大陸對共軍作戰最後一役的歷史真相。
我們袁家是江蘇鹽城人氏,鹽城臨海,我們家父祖輩擁有元、亨、利、貞 ⋯ 等四五條大小商船 ,常年往來於青島、旅順、大連、甚至到韓國濟州、仁川從事貿易。民國初年江浙閩沿海,很不太平,常有海盜出沒,我們家航行於各地的商船,都擁有槍械以備自衞。民國26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全國奮起抗日,三叔祖兆瑞公、家父國祥公組訓家鄉漁民壯丁,成立武裝自衞隊,隸屬江蘇省實業保安隊。兆瑞公在家鄉聲望甚高,日寇及汪偽政權視之為眼中釘,因此在日軍一次有計畫的突襲行動中不幸遇害成仁,至今連中共政府對兆瑞公仍以「烈士」敬之。
兆瑞公成仁後,家父國祥公繼任為大隊長。從事游擊抗日,屢創日軍、和平軍。抗戰期間,共軍陳毅所部,乘隙進踞蘇北,對家父所部極盡拉攏分化,家父不得不虛與委蛇,始終保持部隊團結,以迄抗戰勝利。
民國34年,中共擴大内戰,強制改編家父所部為蘇北海防團,仼家父為副司令兼團長,此即中共海軍創軍之始,因此視鹽城地區為其海軍創始基地。數年前建立海軍博物館,還輾轉要求 國祥公在台子孫,提供照片、資料以供展出。l
家父洞燭中共用心,乘間密乘漁船,逃抵上海,向國防部二廳鄭介民先生報到。國防部調仼家父為蘇北沿海漁民大隊長,父親號召舊部組織突擊隊對中共作戰。戰功彪炳,還因此榮獲國民政府頒發「干城獎章」。
民國38年,大局逆轉,家父奉命率部近千人,轉進至舟山群島,所部改編為「江蘇反共救國軍第四縦隊」,由  國祥公出仼 「司令」。舟山撤守,家父奉命遣散不願冒險追隨的部屬及家眷,率所部五六百人在海上游擊漂流了三個月,才聯絡上國防部,奉命轉進至大陳列島,改番號為「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江淮縱隊」,繼續對共軍游擊作戰。不久又奉國防部參謀總長周至柔令,改番號為  「國防部反共救國軍第二十八縰隊」,並命  國祥公為司令。
民國40年9月10日胡宗南將軍化名「秦東昌」,奉命至大陳列島。整編由大陸江浙各地撤退來的各游擊部隊,成立「江浙反共救國軍總部」,於是 國祥公有了追隨  胡宗南將軍之緣。胡公在大陳成立反共救國軍江浙總部,編成六個突撃大隊,四個海上艇隊,國祥公兼仼第二艇隊司令。
根據《胡宗南先生日記》民國42年7月28日致稱胡公為  老兄 ,自稱小弟的  經國先生函:「弟 之所以來 大陳 ,為欲求一可死之地,免在台灣而陷於自殺的悲慘之局,為共匪所笑 ⋯ 」何其悲壯,也可見胡公到大陳列島整軍備戰的心境及其決心。
胡公於民國40年9月10日抵達大陳。每日工作都詳記於日記,在他的日記中提到和 家父國祥公互動處計有:民國41年1月8日、3月12、13日、23日,6月21日,9月8日,10月5日、8日、9日。民國42年1月5日,6月19日、20日。或開會、或聚餐、或戰前會議、或戰事 ⋯。
其中民國42年6月19 – 20日,攻擊中共大鹿山、洋嶼之役,家父  國祥公仼第二艇隊指揮官,結果大勝而歸,有詳細記述 ⋯。
家父所部和中共浴血海戰中所俘獲的「漁粵輪」,在胡公日記中多次提及使用狀況,讀來至感親切,也更為  國祥公的戰功,倍感自豪。
據某公致  胡宗南將軍密函(日記中未提及姓名),有人向  蔣公進䜛說:「美方要求,不調走胡某,不協防大陳 ⋯ 」。胡公才有以上提及民國42年7月28日,致經國先生函:「 ⋯ 忽聞有調動之信,兩年經營,將予幻滅 ⋯ 」。蔣公 親派經國先生特別到大陳和胡宗南將軍面談解釋 ⋯ 7月31日胡公奉命調返台灣進修 ⋯ 不久即發表胡宗南將軍為澎防部司令。胡公於民國42年9月29日抵達澎湖正式上仼,離開了大陳。大陳軍民對胡公雖然是萬般不捨,但是胡公還是離開了大陳 ⋯ 。
家父晚年和家人子女、部屬,只要提及  胡宗南將軍,總是感懷不已,尤其是對胡公的領導統馭,大將之風,知人善任,待人處事 ⋯ 由衷的欽佩推崇!
民國44年大陳撤退,來台後「江浙反共救國軍」,改編為「反共救國軍」。民國49年 國祥公調任國防部高參,於民國52年屆齡退休,結束他老人家的軍旅生涯。

Categories: 袁頌安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