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最权势女人——默克尔,人不在江湖,传说还在继续(上)

权力之路

2021年10月26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郑重地将手中的“解聘证书”交给了那个看起来比他“瘦小”很多的女性——安吉拉·默克尔。

这也代表着,默克尔长达16年的总理生涯,即将走向结束。16年里,默克尔成了“世界头号女强人”、成了“将欧洲扛在肩膀上的女人”,也成了“全球最具权势的女性”。

回首来时路,或许默克尔的心中永远忘不了的是坐落在汉堡的一个小房子……

1954年7月17日,默克尔出生在汉堡的一个牧师家庭。她刚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响应了西德教会的号召,举家搬迁到东德。

一心为了工作的父亲,当时并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个举动会给女儿的教育产生什么影响。

在东德,牧师是很受歧视的一个职业,因此小小年纪的默克尔就养成了谨言慎行的处事原则。

她总是穿着单调朴素的衣服,抱着厚厚的课本,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致于同学们都叫她“灰老鼠”。

可是她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之后顺利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

学习,对于默克尔这样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除了对数理化这样艰难深奥的科目十分精通以外,默克尔还能熟练地掌握德语、俄语、英语、法语四门语言。

大学毕业以后的默克尔,继续从事物理研究工作,并且在1986年获得了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对默克尔来说,攻读物理学,最大的收获不是学术上的成就,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她养成的科学性、严谨性,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政治作风:稳重且富有原则。

如果,历史的车轮就这么平稳地开过去的话,也许默克尔会一直深耕在物理学领域,并且以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终生奋斗目标。

可偏偏,历史这个巨大的无形车轮在1989年11月9日的时候,拐了一下弯,并且撞倒了柏林墙。

从那天起,默克尔发现身边的科学家好像都开始展露政治特长,谈论的内容不是学术而是政治。

默克尔也受到了影响,决定开始迅速调转航向,踏入政界。同年12月,她就加入了刚刚成立不久的东德“民主觉醒党”,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刚一进门,她就被泼了一盆冷水。虽然默克尔在专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在政界,她就是一个毫无根基的新人。

刚开始她的工作不是上街发传单、做宣传,就是在办公室装电脑。如果照这个速度下去,默克尔可能要混好多年,才能开始在政界发出自己的光芒,可是她好像总能赶上天时和地利。

默克尔加入“民主觉醒党”刚一年,这个政党就和西德大党基民盟,合并了。

1990年底,在两德合并后的第一次大选中,默克尔成为了德国政坛上最年轻的女议员。

默克尔在竞选中的表现,不仅帮她成功成为议员,也让她赢得了当时德国总理科尔的注意。

竞选结束后,科尔直接邀请她在总理府见面,并且和她聊了很久。默克尔的才华和能力赢得了科尔的赏识,她也被科尔纳入了内阁。

进入内阁以后,科尔对默克尔十分关照,经常带她去会见各国政要,她的官职也是一路升迁。外界甚至戏称她为“科尔的小女孩”。

七年间,默克尔先后出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以及联邦环境部等部门的部长。

在这段时间,默克尔努力地积攒着她的人脉和从政经验。

这个时候的默克尔,依旧和当初一样,每次会议,她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很少发言。

她一直很安静,但也一直很有力量。

她一直为了她的信念和权利目标奋斗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也会不惜玩弄权术,甚是看起来不近人情。

将欧洲扛在肩上的女人

都说女人狠起来,就没有男人什么事了。默克尔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早已经不是那个安静小姑娘了,而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优秀的国家领导人。

她不仅可以带领德国不断前进,甚至可以将欧洲扛在肩上。

1998年,科尔竞选失利,默克尔也随之退出了内阁。后来,科尔因为受贿,连累整个基民盟的支持率一落千丈。

在这样的情况下,默克尔的政治生涯也会受到连累。但是,作为一个能够读到物理学博士的女人,默克尔绝对不会是多愁善感、整日哀婉叹息的林妹妹形象。

她的理性、冷静、务实让她迅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过多久,《法兰克福汇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大肆批评了科尔的受贿行为,其言辞之犀利,评价之尖锐,让许多人都十分惊讶。

更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昔日科尔一手提拔的爱将默克尔。

默克尔表示,她要与科尔划清界限,甚至提出科尔应该主动提出辞去基民盟名誉主席的职位。

默克尔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忘恩负义,见风使舵,但确实是保存基民盟的最好方法。

基民盟反应过来的成员们开始意识到默克尔的做法是对的,他们也相继站在了默克尔身后。

2000年,默克尔当选基民盟的新一任主席,这个时候大家才看清楚,在默克尔安静甚至不起眼的外表下,原来埋藏着巨大的野心。

默克尔也不再掩饰她的决心和毅力,她拿起了手中的宝剑,对准了德国总理的位置。

2005年的选举中,默克尔战胜了前总理施罗德,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

从此,默克尔开始了她的时代。更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她的总理之位,一坐就是16年。

登上总理之位的默克尔,开始迅速显露出她卓越的政治手段。

默克尔上任之初,面对政府大量的财政赤字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毫不犹豫地砍掉了失业救济金这一项财政支出。

她这样做,就是为了逼迫失业的年轻人自食其力,接受政府安排的工作,而不是每天靠救济过日子。

在欧洲事务中,默克尔带领下的德国,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 年 1 月,乌克兰东部战事升级,为了阻止战争继续,默克尔向当时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提出了倡议,还和俄、乌两国总统达成第二个《明斯克协议》,促进实现停火 。

在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默克尔在援助希腊的计划上,“故意”迟疑,还设计让欧盟其他成员国接受德国方案,最终希腊免于财政崩溃,欧元区也得以维系 。

德国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甚至感慨,这个女人深谙马基雅维利的权利之道,还将她称为“墨基雅维利”。

权力,有些时候就代表着冷酷,默克尔的权力之路也是如此。

2015年,默克尔参加某电视节目时,一个深受战争之苦的巴勒斯坦的女孩说,希望继续留在德国,默克尔抱歉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做不到。

女孩当时哭了,许多人说默克尔冷血,但当时的她只是想为国家负责。

当越来越多的难民因为战争阴影开始逃生的时候,默克尔最终下定决心,开放德国边界。

结果这件事情导致了德国安全形势迅速恶化,她的支持率也急转直下,甚至遭到了邻国的批评和盟友决裂的威胁。

但是,默克尔依然没有改变她的政策,她说,她希望未来的德国国民,是自由、富有同情心和向世界开放的。

(未完待续)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