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袁頌安專欄 : 《咕咕哩哩 符兆祥》/ 文 :  袁頌安

好友名作家 符兆祥是海南島文昌人,民國28年(1939年)生,屬兔。他是政工幹校新聞系畢業的高材生。可是符兄的賢妻名作家 丘秀芷嫂卻說兆祥兄,是個沒有常性的人,三不五時就變化一下,說他是「猴相」。當然「猴相」也是奇人異相之一,還真是個好相格。秀芷嫂說他像孫悟空,善於七十二變,今天弄這個,明天又弄那個,永遠有想不盡的點子,所以説他是「猴相」,還真有道理。他先在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工作,年年考績常獲甲等,一下子主編《法律世界月刊》,又主編《法論月刊》,又成了作家,又成了僑務委員會「海外華文教師」,辭職回國創辦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擔任協會「祕書長」,又任《亞洲華文作家雜誌》總編輯 ⋯⋯ 一生真是多采多姿。

兆祥在僑務委員會仼「海外華文教師」,由巴拉圭調派至「祕魯中華三民聯校」仼職,從此和他結緣。兆祥兄有非常敏鋭的感覺,由實地生活經驗,很快就能反應在他的著作中。他在南美洲只工作了三年多,他以一個中國人的立場,深入透徹地觀察巴拉圭、祕魯、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的種種社會現象,風土人情,以他幽默風趣,自然而不矯情的筆調深刻地寫出當地民衆、土著的人文風貌,史地、政治、心理的各樣景觀。在他的著作中有一篇描寫關於我們夫婦的故事:男主角叫 阿隆爾·袁⋯⋯。就是他來我們家做客,看到我們夫婦善待在我們家幫忙家務的阿姨 卡門 Carmen ,我們幫助她的子女上學,招待她的家人度週末餐敘 ⋯ 兆祥兄就以他幽默風趣,又感人的筆調寫出了一篇大作。兆祥兄以他特有的快節奏帶動他的作品,文字簡潔,筆鋒又流暢,常能反映一般現實生活在社會各角落𥚃的人物,而且描寫得非常生動,我是由衷的佩服!
兆祥兄早在民國42年發表了第一篇作品「馬車姑娘之戀」,民國49年他以「暗算」這篇文章獲得「香港時報」亞洲文藝徵文小説獎第一名。多年來他出版了十多本文集,其中有「葉公超傳」、「卓爾不群的王平陵」、「咕咕哩哩  我在巴拉圭」⋯⋯。
僑委會最先派兆祥兄到巴拉圭仼僑界的「海外華文教師」,還有籌設僑校的任務。其時王昇老將被 經國先生貶黜出仼我國駐巴拉圭大使,王老將已成驚弓之鳥。王公伉儷是虔誠的基督徒,尤其是王夫人,對不信基督教的異教人士,或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目之為「魔鬼的化身」,非常排斥,不信任。王老將更懷疑兆祥兄是有關單位派在巴拉圭監視他的暗樁,害得符兄日夜不寧,非常痛苦,只有請調,因此他被調派至祕魯從事僑教工作。
在祕魯工作了一段日子,他就請辭返台。兆祥兄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1992年他又聯合世界各地華文作家,組織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請黃石城先生等知名人士為會長,兆祥兄任祕書長運作了多年。有幸我以「南美洲華文作家協會」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和關冰如、斯碧瑤、鄧幸光、葉倫灝、廖世秉等多位作家,應邀出席了1995年12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及1998年8月在台北舉行的「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世界各地有名的華文作家二百四十多位齊聚一堂的盛況,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我們在南美洲還有一次和兆祥兄的互動。1999年「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和我們「南美華文作家協會」,聯合在巴西聖保羅市,舉辦《三十年來南美華人生活文化 學術研討會》,並得到「文化建設基金委員會」的特別贊助。旅居巴西的地主大僑領張勝凱先生,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黃石城先生、符兆祥祕書長,原來是僑委會派在巴西的海外華文教師,後來被聘於 聖保羅大學的好友徐捷源教授、南美僑報袁一平主編、作家關冰如、羅斯凱、斯碧瑤、鄧幸光、廖世秉 ⋯⋯紐約世界日報舍妹袁頌霞的同事馬夫人馬克任伉儷、名作家羅蘭女士,由祕魯來的我及內人詹秀蘭,特地由台北趕來的前中央社駐中南美洲特派員王同禹先生,南美洲阿根廷、巴拉圭、智利、烏拉圭、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玻利維亞 ⋯⋯ 以及巴西當地的僑領、文化人士共有數百人出席,真是一場盛大熱鬧令人難忘的聚會。
後來由於我工作繁忙,又在僑委會申辦自願提前退休,到上海籌辦「上海立達學院」,在上海工作了十五年,才又退休回台灣定居,所以我們在此十數年間和兆祥兄聯絡較少了。而我們乾親家 王同禹 余欲弟伉儷,和兆祥兄嫂始終聯繫不斷。兩年前請同禹兄嫂居中聯絡我們夫婦邀請已經是耄耋老人的兆祥兄在敦化南路的同慶樓餐廳餐敘,當日秀芷嫂到大陸訪問未能出席,兆祥兄由一位非常盡心照顧「符爺爺」的印傭陪同,我們六人歡聚𣈱談。如今新冠病毒肆虐,我們又將近兩年未曾見面了。
兆祥兄對小兒以尚很為賞識,曾建議我們兩家人餐敘,介紹他的千金和我們見面,我們當然欣然同意。可是不久以尚因為急著至祕魯安排房地產諸事,飛抵利馬。不久就認識了我們現在的小兒媳婦芳樂,訂婚 結婚組成家庭,如今已經有了個八歲大的孫子睿言了。這是我們和兆祥兄嫂間的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