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黄缘蛱蝶,“妖”气十足的蝴蝶 潘金莲要是化蝶,八成就是它了

(芝加哥時報訊)我们都喜欢蝴蝶。美丽又多样化的外表,飘逸而不规则的飞行,蝴蝶从古至今反反复复出现在中外文学作品里,以及哲学家的梦境里。

你见过黄缘蛱蝶(Nymphalis antiopa)吗?它很可能是北方每年最先出现的蝴蝶,作为寒冷过后,春天复苏的确切迹象。

“心情不错的服丧女孩”

黄缘蛱蝶是分布最广的蝴蝶种类之一。它们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找到,包括亚洲、欧洲以及北美。

在我国,它们偶尔会出现在较暖和的地方,但黄缘蛱蝶往往偏爱住在寒冷的山区,阔叶林中。

它们体型巨大(翼展能达 10 cm)。外观非常独特,见到了绝不会认错。

黄缘蛱蝶带有与其他任何蝴蝶都不相符的特殊斑纹——翅膀的背面是深栗色,或偶尔是棕色,边缘有参差不齐的显眼浅黄色,明亮的彩虹色蓝色斑点排列在栗色和黄色之间的黑色分界线上。

虽然中文名字“黄边/缘蛱蝶”有些平淡,但它们在美语和很多使用日耳曼语系的欧洲国家,有个更妖气的名字——被称为”丧服斗篷”,比如英语“mourning cloak”、德语“Trauermantel”、荷兰语“rouwmantel”、芬兰语“suruvaippa”……

基本上,是将蝴蝶比作一个女孩,在她的黑色丧服下面挑衅、挑逗般地让一截的鲜艳连衣裙露出来。

听着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嗯,肯定熟,非常像武松回家看见的孝服下面有彩衣的金莲嫂嫂。

少数能活过北方北方冬天的蝴蝶

蝴蝶要是真能修炼成妖精,肯定得活得久一点。

像大多数昆虫一样,蝴蝶有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卵虫蛹蝶。热带地区的蝴蝶,一年可能会经历二、三代;而在寒冷地区的一些蝴蝶,整个周期可能得花上数年(北极苔原地区的蝴蝶,以毛虫的姿态活上两年)。

但,变成蝴蝶形态后,许多物种只能活一周,一年的极限寿命虽然听着短,但已经比短命种翻了50倍了。其中,黄缘蛱蝶那 11 到 12 个月寿命,是所有蝴蝶中寿命最长的之一。

长寿得益于其变成成虫后,仍然能根据环境温度产生两段滞育时期——夏眠和冬眠。

其中,夏眠似乎更多受到产卵的影响。1997 年,研究者抓了 75 只黄缘蛱蝶,在实验室里分析了它们的血淋巴以及保幼激素 (JH),“夏眠”和环境温度似乎无关,而是通常发生第一次交配产卵后。直到几个月后秋季的第二次繁殖期,在此期间没有发生卵母细胞成熟或脂肪体消耗。

第二段冬眠,帮助它们熬过北方寒冷的冬季。作为不多的“越冬”蝴蝶之一,意味着不会冻死或飞向南方。典型的越冬地点包括树洞、树皮下、或者被雪覆盖的地面、落叶下。

甄嬛操练的冬天飞蝴蝶大法,如果是抓的野生蝴蝶,九成九都得是黄缘蛱蝶。

“丧服”的出现和阳光息息相关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阳光周期、环境温度是季节变化最可靠的线索——黄缘蛱蝶会在雪完全融化之前从冬眠中苏醒,成为春天最早展翅的蝴蝶。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哀悼斗篷会寻找阳光直射的区域。这种行为与它们深色的翅膀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热量。

黑翅膀,让它们成为科学家研究表观遗传学实验的一部分。实验证明,越是寒冷的年份,蝴蝶翅膀的颜色越深——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荷尔蒙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致的。

解决了体温,食物呢?这时候,花都还没开,黄缘蛱蝶吃什么?

别担心,黄缘蛱蝶甚至不能算一个合格的传粉者,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落叶树的汁液,而不是开花植物。当然,花粉花蜜也在菜单上,比如第一波蒲公英。

如果你想见到黄缘蛱蝶,城市里可能性不大。在低海拔山区,野外的树林(落叶林,杨、柳、榆树等)以及溪流、湖泊和池塘边这样的地方,发现它们的几率大增。

为了增加发现黄缘蛱蝶的机会,猫子提供一些个人研发的小秘诀(黑暗料理):水里加糖,煮沸,捣碎一个烂香蕉,在倒进去点隔夜啤酒,然后让其发酵一段时间。出去玩儿的时候带着。

这一摊“神秘液体”非常能吸引蝴蝶,你会看见蝴蝶之间的打斗——它们通常领土意识都很强。如果用了这招还没有见到黄缘蛱蝶,那就是没有。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