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美國的 霸權 霸道 霸凌 及其危害」/ 中國外交部發表之《 美國的 霸權 霸道 霸凌 及其危害》報告

(芝加哥時報編者按)由中國外交部2023年2月所發表之《 美國的 霸權 霸道 霸凌 及其危害》報告,是至今為止 最全面清算美國過去 霸權罪惡行為 的文章,值得大家去細讀。

原文網址:https://www.fmprc.gov.cn/wjbxw_new/202302/t20230220_11027619.shtml

[ 美國的 霸權 霸道 霸凌 及 其危害 ! ]

目 錄

序 言

一、肆意妄為的政治霸權

二、窮兵黷武的軍事霸權

三、巧取豪奪的經濟霸權

四、壟斷打壓的科技霸權

五、蠱惑人心的文化霸權

結束語

序 言

美國在經歷 兩次 世界大戰 和 冷戰 成為 全球頭號強國後,更加肆無忌憚,粗暴干涉別國內政,謀求霸權、維護霸權、濫用霸權,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美國慣於打著 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 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 冷戰思維,大搞 集團政治,挑動 對立對抗。美國泛化 國家安全,濫用 出口管制,強推 單邊制裁。美國對 國際法 和 國際規則 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本報告 重在通過 列舉事實,揭露 美國 濫用 政治軍事、經濟金融、科技文化霸權的 種種惡行劣跡,讓 國際社會 進一步看清 美方做法對 世界和平穩定 和 各國民生福祉 帶來的嚴重危害。

一、肆意妄為的政治霸權

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

◆ 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例子比比皆是,借「 推廣民主」之名在拉美推行「新門羅主義」,在歐亞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策動「阿拉伯之春」,給多國帶來混亂和災難。

1823年,美國發表「門羅宣言」,講的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想的卻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此後歷屆政府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政策都是政治干涉、軍事介入和政權顛覆。無論是敵視封鎖古巴61年,還是顛覆智利阿連德政府,都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2003年起,接連發生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和吉爾吉斯斯坦「鬱金香革命」。美國國務院公開承認在這些「政權更迭」中發揮了「中心作用」。美國還干預 菲律賓內政,1986年和2001年以「人民力量」為名將 前總統 老馬科斯 和 埃斯特拉達 趕下台。

美國 前國務卿 蓬佩奧 2023年1月出版新書《寸步不讓》,披露美國曾計劃對 委內瑞拉 實施干預,擬迫使 馬杜羅政府 同反對派達成協議,剝奪 委內瑞拉 通過出口石油和黃金獲取外匯的能力,施加經濟高壓,影響2018年總統選舉。

◆ 美國對國際規則採取雙重標準,以私利為先,毀約退群,將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2017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聯合國人口基金「支持和參與強迫墮胎或非自願絕育手術」為由,宣佈對該組織「斷供」。美國曾於1984年、2017年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7年,宣佈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2018年,以對以色列「存在偏見」和「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為由,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9年,為不受束縛地發展先進武器,宣佈退出《中導條約》。2020年,宣佈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美國還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妨礙國際社會對各國生物武器活動進行核查,成為生物軍控進程的「絆腳石」。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化學武器庫存的國家,美國多次推遲化學武器銷毀時間,消極履行義務,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

◆ 美國借助盟友體系拉幫結派。在亞太地區強推「印太戰略」,糾集「五眼聯盟」「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大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強迫地區國家選邊站隊,實質是製造地區分裂、煽動對抗、破壞和平。

◆ 美國肆意評判他國民主,公然炮製「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隔閡分裂,煽動對立對抗。2021年12月,美國舉辦首屆「領導人民主峰會」,踐踏民主精神,製造世界分裂,遭到許多國家批評和反對。2023年3月,美國還將再次舉辦「領導人民主峰會」,將繼續不受歡迎、不得人心。

二、窮兵黷武的軍事霸權

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1776年獨立以來美國動用武力不斷擴張,屠殺印第安人,入侵加拿大,發動美墨戰爭,策動美西戰爭,吞併夏威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挑起或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用軍事霸權為擴張開路。近年年均軍事預算7000多億美元,佔世界軍費總支出的40%,超過第2名到第16名國家的總和。美國目前在海外有約800個軍事基地,在159個國家駐紮了17.3萬人的軍隊。

《美國侵略:我們是如何入侵或軍事干預地球上幾乎每一個國家的》一書指出,在聯合國承認的190多個國家中,只有3個國家沒與美國打過仗或受其軍事干預。這3個國家能夠「幸免於難」,是因為美國沒有在地圖上發現它們。

◆ 正如 美國前總統 卡特 所言,美國無疑是世界上 最好戰的國家。塔夫茨大學研究報告《軍事干預項目:1776年至2019年 美國軍事干預的新數據集》顯示,1776年至 2019年,美國在全球進行了近 400次 軍事干預,34% 針對 拉丁美洲 和 加勒比地區,23% 針對 東亞 和太平洋地區,14% 針對中東和北非地區,13% 針對歐洲地區。當前,美國對 中東和北非 以及 撒哈拉以南 非洲地區 的軍事干預呈現上升趨勢。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亞歷克斯·洛指出,美國從建國到現在很少區分外交和戰爭,上個世紀推翻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民選政府,馬上替之以親美的傀儡政權。今天,從烏克蘭、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到巴基斯坦、也門,美國一如既往本性難移,開展代理人、低強度和無人機戰爭。

◆ 美國 軍事霸權 釀成人道慘劇。2001年以來,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 90萬人死亡,其中約有 33.5萬是平民,數百萬人受傷,數千萬人流離失所。2003年 伊拉克戰爭導致約 20萬至25萬平民死亡,被美軍直接致死的超過 16,000人,造成 100多萬人 無家可歸。

美國在全球製造了 3,700萬難民。2012年以來,僅 敘利亞 難民數量就增加 10倍。2016年至2019年,敘利亞 有記載死於戰亂的平民達 33,584人,其中美國領導的聯軍 轟炸致死 3,833人,半數是婦女和兒童。美國公共電視網 2018年11月9日報道,僅美軍對 拉卡市 發動的空襲就導致 1,600名平民死亡。

長達20年的 阿富汗戰爭 讓阿富汗 滿目瘡痍。共 4.7萬名 阿富汗平民 以及 6.6萬至6.9萬名與「9·11」事件無關的 阿富汗軍人和警察 在美軍行動中喪生,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阿富汗戰爭 毀壞了當地經濟發展基礎,讓 阿富汗人民 一貧如洗。2021年「喀布爾大潰敗」後,美國宣佈 凍結 阿富汗 央行約 95億美元 資產,被認為是「赤裸裸的掠奪」。

2022年9月,土耳其內政部長 索伊盧 在出席集會時表示,美在 敘利亞 開展代理人戰爭,把 阿富汗 變成 鴉片種植田和海洛因加工廠,讓 巴基斯坦 陷入動蕩、利比亞 內亂不斷。無論哪個國家有地下資源,美國都會竭盡所能 去掠奪 和 奴役那裡的人們。

美軍還曾採用 駭人聽聞手段參與戰爭,在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大量使用 生化武器 和 集束炸彈、油氣炸彈、石墨炸彈、貧鈾炸彈,造成大量民用設施損毀、無數無辜平民傷亡、持久生態環境污染。

三、巧取豪奪的經濟霸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主導建立 佈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與 馬歇爾計劃 共同確立起以 美元 為核心的 國際貨幣體系。美國還利用 加權投票制、重大事項 85%以上多數通過等 國際組織規則 安排以及一系列 國內貿易法規,建立起 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的 制度性霸權。借助 美元的 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利用對 國際組織 的控制,脅迫他國服務美國政治經濟戰略。

◆ 美國利用「鑄幣稅」攫取全世界財富。憑借一張成本僅約 17美分 的百元美鈔,讓其他國家 實實在在地向美國 提供價值相當於 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法國 前總統 戴高樂 半個多世紀前 就曾指出,「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 超級特權 和 不流眼淚的赤字,她用 一錢不值的廢紙 去掠奪 其他民族的 資源和工廠」。

◆ 美元霸權 是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的主要根源。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濫用全球金融霸權,向全球市場注入數萬億美元,而買單的卻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2022年,美聯儲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轉向激進加息政策,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歐元等多種貨幣大幅貶值,創下20年來新低,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遭遇嚴重通貨膨脹、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尼克松政府財政部長康納利曾得意洋洋但又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

◆ 美國 操縱 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在援助他國時 施加附帶條款。要求 受援國 推行金融自由化、加大金融市場開放,使 受援國 經濟政策符合美國戰略,為美國資本滲透和投機減少阻礙。《國際政治經濟學評論》統計,1985年至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131個成員國實施了1550個債務援助項目,附帶了55465項附加政治條款。

◆ 美國擅用 經濟脅迫手段 打壓對手。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消除 日本經濟威脅,控制並利用日本 為美國對抗蘇聯和稱霸世界戰略目標服務, 再次施展 霸權主義 金融外交, 與日本簽訂「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 開放金融市場, 改革金融體制。「廣場協議」沈重打擊了 日本經濟的元氣,日本 此後進入「失去的三十年」。

◆ 美國經濟金融霸權 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大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制訂了《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等國內法並推出一系列行政令,對特定國家、組織或個人實施制裁。據統計,從 2000年到 2021年 美國對外制裁 增加933%。僅 特朗普政府 就實施 3,900多項制裁,相當於平均 每天揮舞 3次「制裁大棒」。截至目前,美國已對古巴、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委內瑞拉 等世界上 近40個國家 實施過經濟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 受到影響。「美利堅合眾國」已然成為「制裁合眾國」。「長臂管轄」完全淪為美國 借國家公權力 打壓 商業競爭對手和 干涉 正常國際商業交易的工具,徹底背離 美國長期標榜的 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念。

四、壟斷打壓的科技霸權

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 美國借知識產權保護之名搞知識產權壟斷。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1994年,美國推動《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強推知識產權保護的美國化進程和標準,企圖固化科技壟斷優勢。

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採取包括啓動「301」調查、通過多邊協議為雙邊談判製造籌碼、威脅將日本列為不公平貿易國、加徵報復性關稅等手段,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場份額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佔市場。

◆ 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限制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斷供芯片和操作系統,在全世界脅迫其他國家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還策動加拿大無理拘押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近3年。

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應用程序,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芯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美國還在對華科技人才政策方面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屢屢無端禁止和滋擾中國學者赴美學術交流以及學生赴美留學,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 美國借 民主之名 維護科技霸權。打造「芯片聯盟」「清潔網絡」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2019年5月,美國拉攏 32個國家 在捷克召開「布拉格 5G安全大會」,發佈「布拉格提案」,企圖排除 中國5G技術產品。2020年4月,時任 美國 國務卿 蓬佩奧 宣佈「5G清潔路徑」,計劃在 5G領域構建以「民主」為意識形態紐帶、以「網絡安全」為目標的技術聯盟。美國上述舉措的實質,就是通過 技術聯盟 維護科技霸權。

◆ 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美國是全球竊密大戶,作為「黑客帝國」早已惡名遠揚。美國網絡攻擊和監聽監視無孔不入,竊密手段五花八門,包括利用模擬手機基站信號接入手機盜取數據,操控手機應用程序,侵入雲服務器,通過海底光纜進行竊密等。

美國實施「無差別」監視監聽。從競爭對手到盟友,甚至包括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法國多任總統等盟國領導人,無不在監聽範圍之內。「稜鏡門」「髒盒」「怒角計劃」「電幕行動」等美國網絡監控和攻擊事件,印證了美國的盟友夥伴都在美國的嚴密監控之列。美國竊聽盟友夥伴的行徑早已引起國際社會公憤。曾曝光美國監聽項目的「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說,不要期待這個「監聽超級大國」會做出有尊嚴和讓人尊重的行為。規則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規則。

五、蠱惑人心的文化霸權

美國文化的全球擴張是其對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慣用文化來加強和維護其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

◆ 美國在 電影 等商品中植入美國價值觀。通過影視產品、圖書、各種媒體以及資助非營利性文化機構,「嵌入配售」美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打造出以美式文化為主導的文化和輿論空間,推行文化霸權。美國學者約翰·耶馬在其《世界的美國化》一文中指出,關於文化擴張,美國真正的武器是好萊塢的電影業、麥迪遜大街的形象設計廠和馬特爾公司、可口可樂公司的生產線。

美國推行 文化霸權 的形式多種多樣,佔據世界 70%以上份額的 美國電影 是主渠道之一。美國電影 善於利用多元文化背景,創造對各族裔吸引力。隨著 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不斷發行,美國將價值觀裹挾其中,大加渲染。

◆ 美國文化霸權 從「直接介入」走向「媒介滲透」和「世界喇叭」,在干涉他國內政時,更加依靠美國主導的西方媒體,煽動全球輿論。

美國政府嚴格審查所有社交媒體公司,要求執行政府指示。福克斯商業頻道報道,2022年12月27日,推特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所有社交媒體平台都與美國政府合作,對內容進行審查。美國的輿論導向受到政府干預,限制所有不利言論。谷歌經常讓鏈接頁面消失。

美國國防部操控社交媒體。2022年12月,美國獨立調查網站「The Intercept」披露,2017年7月美軍中央司令部官員納撒尼爾·卡勒給推特公共政策團隊發了一個表格,包含52個阿拉伯語賬號,要求優先服務其中6個,其中一個專門用來宣傳美國無人機對也門的軍事襲擊,例如襲擊是精確的,殺死的是恐怖分子而不是平民。按照卡勒要求,推特將這批阿拉伯語賬號放入「白名單」,用來放大某些信息。

◆ 美國奉行 雙重 新聞自由標準,粗暴打壓他國媒體。通過種種手段讓別國媒體「消音」。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衛星通訊社等俄主流媒體紛紛被美歐禁止落地;俄羅斯官方賬號被推特、臉書、優兔等平台公開限流;俄羅斯頻道和應用程序被奈飛、蘋果、谷歌應用商店等直接下架;涉俄內容遭到史無前例的嚴格審查。

◆ 美國濫用 文化霸權 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建立起專門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聞媒體和文化傳媒機構。而美國扶植的負責意識形態滲透的電台、電視網由政府提供巨額經費,用數十種語言文字,晝夜不停地對社會主義國家煽動宣傳。

美國將虛假信息作為攻擊他國的工具,已形成「黑金、黑論、黑嘴」輿論產業鏈條。為一些團體和個人源源不斷提供「黑金」,支持其炮製「黑論」,以此影響國際輿論。

結束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美國以強權挑戰真理,以私利踐踏正義。這些單邊主義、唯我獨尊、倒行逆施的霸權做法正在引發國際社會越來越強烈的批評和反對。

國與國之間 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大國 應該有 大國的樣子,更要帶頭走出一條 對話 而不對抗、結伴 而不結盟的 國際交往新路。中國一貫反對 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 和 強權政治,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美國應該反躬自省,深刻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放棄傲慢與偏見,摒棄霸權 霸道 霸凌。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