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特稿

我記憶中的中國—作者/Rev. Timothy Kilkelly MM

我記憶中的中國—作者/Rev. Timothy Kilkelly MM(瑪麗諾會)

https://www.xinde.org/show/52108

寫作摘要

有朋友邀請我來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的、個人經歷到的,這些年來中國教會和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與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打交道,這些變化使我獲益匪淺。數年來,通過一系列或長或短的旅行,這種關係得到昇華。其中有兩年時間,我在吉林學習漢語,後來在廣東江門武夷大學任英語老師。 最近幾年,我繼續造訪中國,與申請瑪利諾項目的學生見面聊天,這個項目是從1991 年開始的。

中國與早年印象

我最早接觸中國可追溯到我的孩提時代。我們家有弟兄姐妹七個,我的家人每晚 6 點聚在一起吃飯。 我父親是生意人,但每晚他都會準時回家,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晚飯。 一般來說,我媽媽更傾向于我爸爸的口味,我爸爸最喜歡的飯之一就是Chow Mein。 有些人一看就知道,這飯的正確翻譯應該是炒麵。每隔幾周,家人就會飽享一頓麵條加菜的大餐。 確實,人們常在早年生活中發現自己喜歡的飯菜。 我發現麵條無論怎麼做都合我的胃口。當我在走訪中國時,就喜歡找點清淡可口的飯菜,麵條自然這成了我的首選。

我所遇見並認識的第一個中國人就是我上天主教小學五年級時的老師。她的名字叫錢老師,她教了我們所有的科程,我特別感激她教的音樂課。​

青少年和我第一次來中國的經驗

在大學期間,我開始對亞洲感興趣,對中國更是情有獨鍾。恰在這段時間,我開始探尋司鐸聖召,在1982 年便選擇到香港看看,參觀了那裡的瑪利諾會。這 30 天大冒險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香港度過,參觀瑪利諾的各種服務,在 1982 6 月中旬,發生了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我們首先到澳門,然後從那裡入關再到內地。我們的目的地是翠亨村,參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出生地而建造的紀念園,孫中山眾所周知的國父。這次短短的旅行讓我有機會瞭解認識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此外,走訪中國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歷歷在目。在這裡,我將僅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香港和內地都看到了很多人。對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農村的我來說,一下看到這麼多人,感到新奇。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我到處能看到數不清的自行車,幾乎無處不在,轎車和摩托車卻少之又少。在中國騎自行車並不丟人,在朋友的幫助下,我租了一輛自行車,騎著它在我們參觀的小村莊轉來轉去。在一個美麗夏日的午後,成為成千上萬騎自行車的人流中的一員甚是有趣。第三個印象深刻的是人們的友好和熱情,在他們眼裡外國人是一種靚麗的風景。大概是因為他們這麼多年沒見過幾個老外,一群老外猛然出現在他們眼前之故吧。許多人盯著我們看,但毫無歹意,而是因為他們真的非常願和我們見面互動。此次旅行讓我整體感覺良好。 1982 年那次旅行則是我第四個印象深刻的事,當我們坐在鄉下的小型旅遊中巴上時,我看到大部分耕作都是由牲畜拉犁完成的。此外,道路或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也都是由大量工人完成的。機器不那麼普遍。整個香港、澳門和廣州之行對我決定加入瑪利諾會,及決定為這片土地服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91年香港與中國朝聖

1990年晉鐸後重返香港,開始學習粵語。在為期兩年的課程中間,在 1991 年 5 月,我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中國神聖之旅,走訪了南京、上海、北京、西安和成都。這次朝聖讓我們有機會更具體地瞭解中國教會。我們拜見了北京的主教,一起喝茶聊天。我們還參觀了北京修院和其他幾個地方的神學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參觀上海佘山聖母大殿和佘山大教堂。我們一大早就到了堂裡參加主日彌撒,令我驚訝的是,主日彌撒竟是用拉丁文做的。當天主祭的是金魯賢主教。他的著裝向我講訴了一個時代的過去:主教戴著白手套,穿著長白衣,我從沒有參加過拉丁彌撒,所以這次經歷非常有趣。

在主日彌撒之後,我看到謙卑的人們在念玫瑰經、拜苦路。 我被這些人的虔誠舉止所打動。 我試著用我僅會說的幾句普通話和漁民們聊天,他們都是乘小船沿著狹窄的運河長途跋涉來這裡參加彌撒和祈禱的。

我有幸與金魯賢主教見過幾次面,從他如何應對當今中國教會的挑戰中學到很多。 有趣的是,在金主教和林神父的指導下,在1991年,瑪利諾學習計畫才從上海開始啟動。最初的計畫是物色具有學習能力的中國神學生到美國教區神學院進修。 我在佘山神學院遇到的一位路修士,他成了第一批在紐約聖若瑟神學院學習的神學生之一。當路修士在紐約時,我有機會見到他,和他一起搞些社交活動。多年後我再拜訪他時,他已聖了神父,並在上海一個堂區擔任本堂。​

中國遊客

2000 年後的幾年裡,我曾再次遊訪中國。這次走訪主要是為了欣賞桂林灕江等旅遊勝地,那裡至今仍是我在中國走訪過的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後來也走訪了大理和麗江,令人終生難忘。

普通話學習

2010 年,當我開始在吉林學普通話時,我與中國的關係更加深了。 除了學習語言之外,我也開始教修生和修女們英語。顯然,這些年輕的教會精英為學習和服務願意武裝自己。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了學習它重要性。 那時,來中國的老外也越來越多,另外人們對靈性需求也日漸增長。現在,在各大城市開設英文彌撒的堂已不少見。​

近年來的經驗見證了中國教會的真正成長

從佘山聖母大殿的第一台主日彌撒算起,中國教會的禮儀生活有了巨大的發展變化。 2015 年秋天的某個主日,在北京南堂,我就親歷了那裡的高品位禮儀,非常震撼。教堂的音樂既活潑又振奮,禮儀讀經音質堪稱一流,禮儀中講道深入淺出,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那一次禮儀讓我意識到教會的禮儀生活有了質的飛躍。

自我第一次造訪佘山修院以來,不難看出神學院的培養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課程品質也顯著提升,而且師資隊伍也在壯大,常有來自各地的具有高學位的教授上課。神學院的培育也越來越考慮到靈性、人性、智力和牧靈方面的幅度。

這些年來,教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機構償試為社會上的窮人和受苦大眾多做出貢獻。 慈善機構和在那裡工作服務的朋友們見證了一個事實,即信教群眾常致力於減輕病人和受苦者的痛苦。看到教會組織所奉獻的服務和同情心,這對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感恩的事。

也有好多修會以專業和同情心為有需要的孤兒和老人提供服務。在為教會和社會做貢獻方面,修女團體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自行車到高鐵

在我最近幾年的中國之旅中,我深深意識到,我那個 1982 年在廣州的第一次體驗到的世界已不復存在了。 許多領域的技術和創新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尤其是交通方面更為突出。 取代自行車的是現代化的高鐵,使旅行變得便捷而安全。 我本人就是這發展中的受益者。 ​

永不變的事實

自我1982年那次訪問中國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些事卻始終沒變。我第一次游訪時的那種熱情好客和那種善良品性依然猶在。近幾年來,我也有幸結識了好幾位瑪利諾項目的畢業生,看到他們肩負重擔和服務社會人群,這一直是我美好的禮物。他們是教會和社會的活寶。

同樣保持不變的是,我渴望繼續做一個理解和友誼的建設者,做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間的橋樑。 我期待與老朋友保持深厚友誼,並期待結交新的朋友。

哦,還有一件不變的事——下次我來中國時,我會找碗炒麵吃。(8/10/2021)

Categories: 專欄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