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時報/快訊)芝加哥太陽時報報道,75年過去了,儘管新聞行業經歷了1948年的人肯定無法想像的劇變,但芝加哥太陽時報從未忘記自己的淵源和使命。芝加哥太陽時報專欄作家瑪麗•米切爾說:“我們是一家充滿活力的報紙。”
這份報紙的創辦者,馬歇爾·菲爾德三世是一個鄉紳類型的人。菲爾德出生在英國,年輕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打馬球。1941年菲爾德創辦太陽報時,他已經徹底改變了自己,希望自己的報紙嚴肅而有公民意識。六年後,他收購了芝加哥時報,並將兩家報紙合併,以削減生產成本。
芝加哥太陽時報最著名的調查涉及該報和Better Government Association。為了做好報道調查,該報在20世紀70年代末收購了靠近北城的一家酒吧,並將其命名為Mirage——這背後是一個調查記者團隊在芝加哥經營一家酒館,他們的實際目的是調查腐敗,他們在此實施了芝加哥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騙局。芝加哥太陽時報前執行主編克裡斯·弗斯科在2018年紀念該系列報道出版40周年時說道:“即使在一個報紙進行大量臥底報道、繁重工作、記者能夠花幾個月時間撰寫一篇報道的時代,這篇報道也因其創造力和故事所塑造的整體人物而脫穎而出。”多年來,芝加哥太陽時報的記者們經常發現自己在重大新聞報道上與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記者們競爭,這既是他們沮喪的根源,也是他們自豪的根源。
21世紀初,數字時代的到來以及隨之而來的印刷廣告收入的損失顛覆了新聞行業。日報和周日的發行量暴跌,美國各地的報紙都是如此。2012年退休的海納說:“我們在賠錢。我們真的在努力拯救報紙。我們都意識到我們必須做些什麼來止血。這很不愉快,很多優秀的人被解雇了。”2011年,芝加哥太陽時報關閉了位於南阿什蘭大道的價值1億美元的印刷廠,並聘請論壇出版公司(Tribune Publishing)印刷報紙。大約400名工人失去了工作。2013年,芝加哥太陽時報裁掉了全部全職攝影人員。2022年1月,擁有當地NPR子公司WBEZ的芝加哥公共媒體(Chicago Public Media)收購了芝加哥太陽時報,創建了美國最大的地方非營利新聞機構之一。CPM表示,它計劃投資芝加哥太陽時報,以擴大其新聞業務,投資其數字產品,並維持印刷版報紙。但是,那個每天能產出50萬份報紙的時代已經再也無法回去。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2022年,約53%的美國人更喜歡從數字設備上獲取新聞,5%的人更喜歡紙質媒體。去年6月,芝加哥太陽時報任命前《赫芬頓郵報》和《衛報》美國版執行主編詹妮弗•郭為執行主編。郭是亞裔美國人,是領導芝加哥太陽時報的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種。郭說:“在未來的75年裡,我希望芝加哥太陽時報繼續加強與社區各方面的聯繫,成為增進理解和同情、解決社會問題和加強我們民主的資源。我希望它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最受尊敬、最受歡迎的地方新聞機構之一,成為這座城市蓬勃發展、合作的信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座城市已經成為新聞和敘事創新的中心。”
Categories: 焦點要聞,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