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对浪漫过敏的中国城市,它排第一

(芝加哥時報訊) “报复性旅游”火热的2023年,你最想去哪个城市旅游?

虽然“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选择都要”,但个性化旅游的风潮下,如今人们的选择愈发多样。

有人盯紧热门程度:2022年底,一部《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再度成了无数年轻人的“理想之地”;2023开年《狂飙》走红,广东江门成了大家争相打卡的地方。

有人喜爱美食美景:碧海蓝天的三亚,从年前火到年后;如今随着“欠美食可以还了”走红,成都、重庆已经一票难求……

当然,也有人别出心裁,盯上小众旅游城市,“主打的就是一个个性”。

而在这其中,一座曾被称为“四川最没有存在感的城市”的小城,率先靠“一身反骨”杀出重围:

四川内江。

内江,一座“天生叛逆”的城市

“天生反骨,人间清醒。”

这座城市给人的初印象,大抵可用着8个字概括。原因无他,内江这座城市,骨子里就透露着叛逆。

一个外地人在来内江之前,绝对不会想到:

明明在其他城市,情人节还是主打甜蜜爱情,甜到冒泡的情侣狂欢日;

到了这里,居然一下子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连路上标语的画风,都平淡中透露着清奇。

“情人节我掐指一算,不出意外的话……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有时,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再“爱情”这一话题中的自主性。

“听说情人节还要求桃花,怎么,自己种蛮难嘛?”

有时,他们直抒胸臆,用最简单的字句和排版喊出最有力的话语——

比如最出圈的那一句:“恋爱,狗都不谈。”

借用网友的评语,白色的底,深色的字,言辞间没有过多修饰,但一针见血的内容背后,道出的是母胎solo心中的意难平。

友情提示,如果你在内江街头巷尾,看见这样的广告牌,请不要感到意外,这都是“反骨内江”的普通日常。

须知“这已经比较收敛了”,一言不合就“乱飙”,上线灵魂质问也是有的——

看到内江各种情人节期间的反套路操作,见惯了风浪的外地网友也不禁疑惑。

“内江是对浪漫过敏么?”

“内江怕是人均100斤的体重,99斤的反骨。”

对于这些疑问,从内江朋友们的反馈看来,答案很有可能是:99斤不至于,99.9斤就差不多。

没有爱情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爱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千万别以为这是“爱而不得”背后的气话,倘若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座“叛逆”的城市,想表达的大概是:

可以没对象,但是不能不开心。

在这里,情人节整活只是基本操作;从内江路边的普通标语,更能得以看出内江的叛逆日常。

其他地方的路边标语:保护环境,一路同行。

内江的路牌标语——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十分触动以及感动,“内江真是一座清醒的城市”。

如此赛博先进的话,十分符合近来流行的“与其焦虑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的中心思想。

也曾有朋友小心翼翼疑问,会不会它的意思是:为他人奉献,也是提升自己?

而内江朋友表示:我不管,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种种迹象看来,内江宣传口这一块,确实是没有什么创作瓶颈的。

其他地方遛狗不牵绳:批评,投诉,上新闻。

内江有人遛狗不牵绳——

其他地方表达“开学季不焦虑”:一天之计在于晨,美好的新学期等着我们。

内江人的开学季:谢邀,人在上班,不好好学习的话……以后就只能和我来当同事了。

“领导关爱,工作饱满,还不长头发哟!”

又皮又搞笑,直白且豪爽,难怪网友感叹:

这么多城市中,唯有内江深得我心。

内江,你是懂“反差”的

虽说“叛逆内江”一夜出圈,但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内江的印象,大多要么停留在“不太熟”,要么停留在“脾气不太好”。

说不太熟,或许可以理解为地大物博,不了解总是难免的;说“脾气不太好”是为什么?

事实上这一说法的来源,大约来自于二十年前。

彼时由王志文、李幼斌、段奕宏等主演的“反黑大剧”《刑警本色》火遍全国。这部剧的故事,便是改编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内江真人真事。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内江一度被贴上了“黑帮”“暴力”“拽”之类的标签。

甚至连内江人爱吃辣的习惯,也时常被和“脾气不好”的标签联系起来。

对于这些传闻,内江的朋友表示:不否认其中一些个“龙门阵”,但对大家关于内江的误解,还是有话要说。

内江人的脾气或许“的确有些叛逆”,但“吃辣看出脾气不好”这件事可真未必。

通常提到“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因大众化、接地气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川菜”。

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在发展过程中,还分为了三大流派。

即上河帮菜(蓉派川菜)、下河帮菜(渝派川菜)及小河帮菜(盐帮菜)。

其中区分也并不复杂,看辣椒用量就行。

上河帮菜,以成都和乐山菜为主,清淡,传统菜品较多,代表菜如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盐煎肉等。

下河帮菜,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代表,亲民、麻辣、多创新,代表菜如泡椒鸡杂、酸菜鱼、水煮肉片、烧鸡公等带酸带麻的江湖菜。

小河帮菜,即盐帮菜,则把川北和自贡内江划到了一起,口味咸辣为主,代表菜如冷吃兔、火边牛肉、火爆黄喉。味厚、味重、味丰,讲究调味好下饭。

因“盐”而生,萌芽于宋代中期的它,个性鲜明,自成一派。在各路融合菜不考虑食客承受能力、疯狂创新的当下,盐帮菜凭借咸辣打出一片天。

内江身处其中,把“一天不吃辣,不是内江人”刻进骨子里,再寻常不过。

至于内江人有多能吃辣、多爱吃辣,从他们的早餐中就看得出来——

俗语有云:“不吃内江面,枉来内江城。”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就在内江城。

内江牛肉面讲究细面重碱,宽汤红油,面条滑、牛肉香、辣味浓,添加韭黄调味。

夹两筷子面,吃一坨软烂的牛肉,再连辣面汤都喝掉,是每个内江人回家不可缺少的仪式感。

因着“火爆”的口味,有人形容:小河帮川菜,其历史体现了一种“好走极端”的风格。

但此“极端”非彼“极端”,而是——

“一种急不可待的峻急,一种拒绝陈规、敢于独创的果敢,并辅之以强烈的味觉冲击,陡然而起,却悬而不下。”

拒绝陈规、敢于创新,不得不承认,是很适合内江朋友的八字箴言没错了。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问:那这么说,内江朋友确实如其口味一般“火爆”?

别急。

倘若讲起口味如其人,在内江,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字:甜。

内江的地理位置虽然处在火爆的重庆和内敛的成都之间,但在这以前,内江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称:甜蜜之城。

由于盛产甘蔗、蜜饯,内江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的68%、全国的26%,名副其实的甜。

内江人也没有辜负这甜味。

在内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蜜饯铺子,里面是种类繁多的蜜饯。

糖在内江人的手里,还是调味神器。

冰凉软糯的凉糕加上一点红糖水,就是解腻的良方,一口下喉,润心又润肺。

板板桥油炸粑,用糯米团包裹豆沙掺着盐和花椒面,入油锅中炸,外酥内软、香而不腻……

当然,要说起内江朋友来,形容他们为“人均美食大师”是不会出错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江人,资深吃货、中国近代国画家张大千就曾说过:

“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

像被评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的大千干烧鱼,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家传菜。

在内江,大可不必担心“今天吃什么”和“特产送什么”:

走在街头巷尾,左手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罗泉豆腐,右手是入围地表特色的隆昌豆杆。

此时再看,和“火爆热辣”相比,用“可盐可甜可辣”形容内江这座城市,或许是真正的合适。

你不知道的内江

内江,曾是许多人心中“四川最没有存在感的城市”,觉得它“穷得扣胩”,不过就是个成都到重庆的经停站。

但内江从东汉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位于沱江下游中段的内江原名中江,它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连自贡、眉山,北邻资阳。

江至此,曲流成弧,有如半岛,后取内水为名改为内江。

内江的独到,是需要慢慢体会的。

说建筑特色,有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它的红,不在于建筑、古迹,而在于一种超常的修饰手法。

除此之外,还有重龙山摩崖石刻、千手观音,“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

说遛弯,有观鸟基地古宇湖,每年冬季有成群的候鸟迁徙至此,人与自然,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和谐共生。

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一体,景好人更美。

尽管如今内江因“反骨”和“叛逆”火热出圈,但对于每一个内江人而言,有一件事总能达成共识:

“内江,的确是一座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如果你向内江的朋友咨询,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他们大概会在给你推荐个三天三夜,讲述“一天挑战吃20+馆子”之余,不忘叮嘱一句:

如今内江交通很便捷。

作为国家重点交通枢纽之一、“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交接点,全市基本都通高铁。

你可以来内江感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魅力,又或者坐着绿皮火车到隆昌耍一耍,只要7块钱,还有——

“记得在菜籽花开了的时候坐,最漂亮。”

Categories: 芝加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