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焦點系列」藝術展,歡迎古根海姆獎得主陳偉立

(芝加哥時報訊)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華博館)和摩拉爾製作策展人李煥庭有幸邀請到古根海姆獎得主陳偉立作爲其《焦點系列》的下一個藝術家。

通過展覽《雜碎人:陳氏兄弟 秀瑞芬芳》,陳偉立展示了自己家族多代人的生活,並提供了一種個人化的、有啓發性的美國華裔經歷的視角。展覽開幕式定於 5 月 14 日週日下午 2 時至 4 時在華博館舉行。展覽將由 2023 年 5 月14 日持續到 6 月 25 日。展覽免費對公衆開放,並有建議性捐款。

「在中餐館的公共形象背後,是我父親和他的兄弟們自主的、有喜怒哀樂的生活。這個展覽所選擇的藝術作品的主要目的是為此提供視覺證據。這些『買紙仔』彼此迥異,各有各的欲望、計劃、反叛、和港灣——他們都是『雜碎人』」陳偉立解釋道。

這個展覽探討了排華法案歷史中鮮爲人知的一章: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雜碎餐館是歧視性法案的主要目標之一。近幾十年來,環繞中餐館的正面看法所掩蓋了同是餐館老闆的陳氏兄弟當時所處的艱難而充滿仇恨的境地。檔案研究無法披露情緒生活的細節。

本展所展出的藝術作品鼓勵長時間的觀察、想象、和判斷,聚焦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四個他鄉客的生活。展覽探討了餐館和美籍華人之間更寬汎的背景關係,而陳氏家族作爲「買紙仔」來到美囯更是面臨了歧視性的障礙。「買紙仔」這一現象是早期華人移民為規避不公平移民政策而產生的。

這些精美細緻的展出作品采用凸版術,創作過程漫長而複雜,需將精細的手繪和攝影圖像蝕刻到金屬板上。

陳偉立的藝術性反思與華博館當下大展《中餐在美國:奮鬥與成功的故事》相呼應,對美國華人歷史的這一方面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中餐在美國》所展出的部分文物由陳偉立借展,其中包括玉石園餐廳的餐桌擺設複刻。陳氏家族也與芝加哥歷史悠久的橙果園和印第安納州韋恩堡的東方園(OrientalGarden)餐館密切相關。

華博館的《焦點系列》進入第二年,由李煥庭策展,輪流展示本地華裔藝術家作品。本係列旨在介紹、推廣、和慶祝美國華人不同的藝術願景和經驗。

陳偉立在德雷克大學教授繪畫和版畫,是列維特傑出藝術教授。他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并在芝加哥大學藝術學院獲得版畫藝術碩士學位。他的版畫作品在包括布魯克林博物館、紐約公共圖書館、卡內基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及舊金山藝術博物館在内的美國國内外機構被廣汎收藏和展出。陳偉立曾擔任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和麥克阿瑟基金會評估員。他的創作活動被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基金會、以及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等機構所資助。陳偉立被提名爲宋雅皇后平面藝獎提名候選人。這是全球範圍内賦予平面媒體藝術家的最大獎項。2018 年,陳偉立成爲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基金會古根海姆獎得主。

李煥庭是一名多媒體藝術家和獨立策展人,並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和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任教。他的作品曾在本地、國內和國際展出。在他的策展項目之外,李煥庭還與畫家傑森.鄧達(Jason Dunda)合作有《神秘的國際廚師!》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成立於 2005 年,是一家 501(C)(3)非營利機構,致力於推動對美洲華裔文化的欣賞及其作為美國史料重要組成部分的貢獻,並通過展覽、教育和研究來保存主要位於中西部地區的美洲華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目前開放時間為周三和周五上午 9 時 30 分至下午 2 時,周六和周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5 時。是否佩戴口罩由訪客自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