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頭條

芝城早春的藝術之夜/圖文:李莉,劉承熹

(本報訊)  三月二日週四晚上,芝加哥文化村和美中攝影學會在芝加哥的Zhou B Art Center聯合舉辦了藝術沙龍活動。當晚群英薈萃,來賓中有醫生,律師,教授,詩人,藝術家,科學家,企業家及一些在校的大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沙龍拉開了序幕。

首先由本次沙龍的策劃人,芝加哥文化村村長劉承熹向來賓介紹了這次聚會的安排,並感謝了為這次沙龍籌備活動做了許多工作,美中攝影學會的老牛與陳然。美中攝影學會會長肖漢平向來賓介紹了學會的情況,前任會長范朝亮講述了本次攝影展的藝術特徵。接著大家在藝術中心二樓展廳參觀了隸屬美中攝影協會的銳影攝影工作室在此舉辦的影展。 這次共展出了十位攝影師的四十幅印製精美的攝影作品。

參觀完攝影展,大家移步一樓展廳。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汪濤先生對周氏兄弟作品和藝術創作之路的作了深刻的解析。周氏兄弟,也就是周氏山作和周氏大荒,是當代世界頂級的畫家和雕塑家。他們的藝術創作風格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而追根溯源,廣西花山的岩畫是打開理解周氏兄弟創作的鑰匙。那綿延數百里花山岩畫中簡樸又神秘,體現生命本真的符號,具有直擊人心的強大力量。無疑花山岩畫對周氏兄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周氏兄弟的畫與花山岩畫有著與生俱來的相通。周氏兄弟最著名的《生命的蓮花池》系列就有花山岩畫的印記。汪濤先生說,藝術是內心的表達,畫家筆下的蓮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佛教和道教上的意義,而《生命的蓮花池》則系列表現了現代生活中一種碎片的狀態,一種不再有序,不再有邏輯的狀態,她們嫵媚,又特別神秘…   

汪濤先生最後邀請了與會的嘉賓加入了提問與討論。大家對周氏兄弟“合二為一”的創作狀態極為感興趣。汪濤先生說,觀賞他們的創作過程比看畫本身更有意思。周氏兄弟的每一幅畫都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他們在創作中,靠著高度的精神契合,在不斷的互相否定和融合中,達到了珠聯壁合的獨特的藝術境界…   

作為蜚聲世界的藝術家,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周氏兄弟曾為世界經濟論壇高端會議創作的大型繪畫《新的開端》, 芝加哥還有以他們命名的節日和街道,而周氏兄弟藝術中心則被《紐約時報》評為來芝加哥旅遊的必須打卡之地。

周氏兄弟待人和藹可親,在講座的前後,他們偕夫人陪著大家聊天,領著大家去看奧巴馬曾在此的休息室,和來賓們合影留念…

二個半小時的沙龍聚會很快地過去了,然而這段浪漫溫馨又充滿趣味的經歷會久久留在大家的心中。